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40年三代人的大學夢 折射中國社會教育理念變遷

2017年06月06日 16:03 | 作者:侯靜 | 來源:北方網
分享到: 

1977從零開始備戰高考

1977年夏,中央決定恢復高考,消息傳到廣西已近年底,距離高考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遠在廣西的天津知青王致遠聽到這一消息時已經36歲了,他的孩子都到了上小學的年紀。令他無比興奮的是招生簡章中明確寫明,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王致遠一一比對著自己的身份,他看到這里面沒有寫對家庭成分的要求,更沒有限制年齡,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在當時的年代,家庭成分似乎決定著人們的命運,王致遠之所以要去參加高考,在他看來這是多年以來親歷的最公平的一次機會,沒有因為他家祖輩留下的“特殊身份”而被拋棄在外。“機會或許就這么一次,萬一能考上呢?”王致遠一直覺得自己行,而愛人是不看好的:“放下書本多少年了,還要參加高考?再說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歲數了。”

當年高考舉辦是12月23日、24日,那時的中國,甚至連這么多人的試卷紙張從哪來,都需費一番思量,何談復習資料?“第一年恢復高考,沒有習題更談不上經驗,真是連復習什么都不知道。”王致遠回憶著那時的經歷,“聽說在廣西,只有南寧的書店有復習資料銷售,在當時的情況下,跑一趟南寧就得好幾天,時間不允許、經濟更不寬裕。”

南寧的冬天氣候比起北方要暖和許多,王致遠迎著冬日的暖陽,帶著妻子為他準備的干糧,走進了朝思暮想的考場。他清晰地記得自己在作文中,特別提到了粉碎“四人幫”的難忘時刻,文章中既有革命口號也有親身經歷的故事,批判的同時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生活的向往。數學考試,王致遠拼命挖掘著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停地在草稿紙上寫寫算算。“‘文革’對教育戰線的破壞,所謂高中畢業生的水平遠沒達到高中畢業的要求。”王致遠說。當時大多考生面對考卷“相面”,考生與題目的關系是:你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你……

當年570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王致遠成為其中之一;當年全國高校的錄取人數是27.3萬人,錄取比例不足5%,幸運的是王致遠是其中之一。那一年,他暫別妻兒,回到北方讀大學。

王致遠是高齡考生,本以為到了大學后就是同學里的老大哥,讓他想不到的是叔侄同班成為校園一景,一同宿舍室友竟然比他還大3歲,高考時已近不惑之年。同學們都知道自己能夠從幾百萬人中脫穎而出不容易,因此格外珍惜這樣一個機會。“大家的底子都差,因此走進大學后才開始真正地學習。”他說。教室、寢室要強制熄燈,不然同學們會通宵達旦地看書,熄燈后在路燈下、廁所里還有人在學習,這是77級在校園里留下的深刻記憶。

“我們中大多數人都感慨,命運是從那一天開始改變的,每個人都對那個突然出現的機遇心存感激。”王致遠說。知識改變命運,這話一點不假。畢業之后的王致遠從邊陲小鎮被選調進自治區首府,落實政策回津后,也成了單位重點培養的高級工程師。“當年我們同班的同學,有些成為政府官員,有些帶領著自己的團隊搞科研,有些已經出國,而我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王致遠為自己參加過高考而欣慰。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三代人 中國 社會 教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