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在傳統與生活中汲取中國畫創新的力量

2018年11月29日 16:35 | 作者:吳士新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表達形式。它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審美趣味、形式追求,形成了以儒、道、釋為文化源流的古典美學標準。它彰顯了儒家文化的明德向善、中庸仁愛的社會價值;它表現了道家文化的自然圓通、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念;它展現了佛家文化的內省反觀、直見心性的禪悟美學。它至靜至遠、調和天人,打通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己的隔膜,標明了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念。中國畫中點、線、面的程式組合以及飛白、留白、計白當黑的語言形式,成為中國畫獨特的繪畫樣式。其中追求的氣、韻、中和、恬淡、剛柔等美學準則,反映出中國人特有的審美追求。

徐悲鴻 《船夫》 1936年

徐悲鴻 《船夫》 1936年

徐悲鴻 《會師東京》1943年

徐悲鴻 《會師東京》1943年

中國人在世界繪畫史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中國畫長期的發展中,歷代畫家通過作品展現了他們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他們的真摯情感,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傳世佳作、浩如煙海的畫論巨著。中國畫曾是世界上最早獨立設科的畫種,題材涉及仙佛鬼神、人物傳寫、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獸蟲魚、屋木舟車、蔬果藥草、小景雜畫等,內容之廣。從宋代的寫實高峰到明清的寫意高峰,中國畫家探索出包括皴、描、勾、斫、點、染在內的完備的表現手法,走出了與西方繪畫完全不同的道路。

而近代以來,國敗畫衰,西學東漸,有識之士以文化作為改良、變革中國社會之利器,中國畫之價值意義被重新反思與檢討。新中國成立后,齊白石、黃賓虹等巨擘大匠篳路藍縷,中國畫藝術傳統被重新發揚光大。他們借鑒、吸收傳統藝術、民間藝術以及西方藝術之營養,繼承筆墨之傳統,創作出了一批人們喜聞樂見的扛鼎之作,成為后學之楷模。

改革開放后,中國畫的現代化成為時代之命題。中國畫在變革、融合與創新的發展中不斷前行。中西融合、兼收并舉之思想貫穿于新時期四十年中國畫發展過程之中。在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自我反思,到繼承傳統,打破傳統,借鑒西方,尋找本源,向現代藝術的轉換中,中國畫順應時代發展、社會轉型之要求,以中為體,以中方融會西方、以傳統融會現代、以民間融會主流,產生了新文人畫、新山水、都市水墨、新寫意、新彩墨等新體、新樣式的繪畫流派。中國畫的傳統不但沒有斷,反而延綿相繼。中國畫不但沒有窮途末路,反而在形式上、語言上、觀念上得到了極大的拓展、豐富和完善,誕生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作品。

潘天壽 《江山多嬌圖》 1959 年

潘天壽 《江山多嬌圖》 1959 年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中國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進入國際舞臺。面對時代創新的要求,中國畫家借古開今,中西兼容,在探索新的藝術形式上努力嘗試,產生了諸如水墨、新水墨、抽象水墨、肌理水墨、觀念水墨、意象水墨等一批反映時代之變的藝術樣式。

然而,過去一段時間里,中國畫創作中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受商業利益、炒作之風的影響,一些畫家為攫取名利,占“山”為王,江湖氣沉渣泛起,產生一批“牡丹”王、“虎”王、“狗”王、“貓”王,凡此種種,比比皆是。一些作品思想淺薄,缺乏內涵,形式單調,語言乏味,樣式矯飾;一些作品則片面求奇求怪,以丑為美,以怪為榮;一些作品陰盛陽衰,小情小景,柔靡香艷,顧影自憐;還有一些作品追求揶揄諷刺,自我調侃,遁世離俗,虛無縹緲,無病呻吟,故弄玄虛。這些作品的一個特點就是突出小我,忽略大我,追求自我關注,忽視社會現實,難以給人健康、向上的精神正能量。這反映出中國畫創作脫離了生活之沃土,偏離了時代之航標,遠離了人民之情感。

林風眠 《江南》 1961年

林風眠 《江南》 1961年

誠然,任何事物都有興衰,中國畫也不例外。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不斷關注社會現實,順應時代要求,發時代之聲,繪畫才能獲得強大的發展動力,畫家們才能創作出不朽的作品。縱觀世界現代繪畫發展史,二戰后德國出現了新表現繪畫、英國出現了新精神繪畫、法國出現了新自由形象繪畫、意大利則出現了超前衛繪畫藝術,這些繪畫無不以關注社會現實問題為核心。而面對今日之中國的社會之巨變,中國畫家能否創作與國家、與時代相匹配的不朽作品?文化傳統為我們培植了豐厚的養料,生活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新時代為我們指明了創作方向、路徑。中國畫曾是世界上最具開放性、包容性的畫種之一,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繪畫能夠像中國畫那樣早早地將詩歌、書法、繪畫、印章等多種藝術形式融為一體,體現出藝術多元性、包容性。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中國畫長期形成的筆墨美學標準是不斷變化、豐富的,這體現出中國畫發展的自我變革的特征。

當然,在信息工業化、現代城市化以及商業化時代背景下,中國畫的發展無疑面臨更多的挑戰。知識思想的碎片化、審美趣味的大眾化、藝術語言的多樣化向根植于農業文明之下的傳統中國畫的發展提出了挑戰。不過,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時代變革的要求,中國畫家應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吸收和轉化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極借鑒人類社會不同的文明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繪畫形式、筆墨語言,提升個人修養水平,關注社會現實,扎根于生活,扎根于人民,勇于社會擔當,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精品佳作。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畫 繪畫 傳統 中國畫創新的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