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周飛亞:藝術節的未來值得期待

2020年01月10日 11:17 | 作者:周飛亞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作者:周飛亞

核心閱讀

藝術節往基層滲透,呈現出鮮明的區域特色,內容、模式和承辦主體更加多樣。

理念的前瞻和概念的創新,正成為藝術節的靈魂。藝術節的內容設計,越來越注重主題闡發,聚焦藝術的外延和跨界。

藝術節應挖掘當地文化傳統,與旅游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地方品牌。

新年伊始,第二十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拉開序幕,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位藝術家,將在近1個月的時間里,用藝術為冬日添暖。

這是繁榮活躍的各種藝術節的一個身影。

在中國,僅國家級的藝術節就有幾十個。從演出內容來看,既有綜合性的藝術節,也有單一門類的戲劇節、音樂節等。從舉辦方式看,大部分藝術節都是固定地點,也有一些由各地輪流承辦。若按規模劃分,既有短至幾天的小型藝術節,也有長達1個月乃至幾個月的大型藝術節;大多數藝術節都是每年舉辦,也有的是幾年一屆……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2019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音樂會,上海國際戲劇節舞劇《十面埋伏》,烏鎮戲劇節水上演出。制圖:蔡華偉

隨著經濟發展規模和文化消費方式的變化,藝術節正在往基層滲透,呈現出鮮明的區域特色,內容、模式和承辦主體也變得更加多樣。許多小微型藝術節開始出現,像“毛細血管”,將藝術養分輸送到各個角落。

通過這些大大小小的“節日”,藝術走進普通人的生活。

提升藝術節品質

內容策劃是核心

內容,是一個藝術節的核心競爭力。不同的內容,形成藝術節不同的風格特征,面向不同受眾群體。如亞洲藝術節的特色,是文化多樣性;北京國際音樂節,是頂級的專業水準;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是民族文化的現代美……

好的內容策劃,首先在于高質量節目。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亮相的名團名家,可以拉出一份長長的名單——鋼琴家瑪爾塔·阿格里奇,大提琴家馬友友,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何塞·卡雷拉斯……還有柏林愛樂等世界頂尖樂團的指揮家、首席樂手,舞臺上演繹的也多是經典名作,奠定了其在國內古典音樂主題藝術節中的引領地位。

原創首演作品比例,也是衡量一個藝術節“層次”的重要標桿。近年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原創首演作品比例領跑全國,到2019年已占一半左右。越來越多世界名團將作品的亞洲首演放在這里,藝術節的委約創作亦不斷給人驚喜,比如去年的開幕演出雜技劇《戰上海》。這些“僅此一家”的獨特節目,每年都會吸引不少觀眾專程從外地“打飛的”來看。

此外,與一時一地的社會熱點相結合,也能增強節目的吸引力。如去年“相約北京”舉辦期間,適逢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藝術節便策劃了“亞洲芭蕾舞之夜”開幕演出;今年將召開東京奧運會,遂選擇日本作為主賓國。

板塊設計也是內容策劃的一部分。如今的大型藝術節,通常包括青年藝術家扶持、藝術教育、講座論壇、展覽、嘉年華等不同板塊,滿足所有能想到的需求。優秀的藝術節還會格外關注年輕觀眾口味、重視創新。2019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在新銳演出領域大膽突破,推出VR音樂體驗等新形式,希冀為古典音樂賦予新內涵;上海國際藝術節特設“青年觀劇團”,挑選數百名大學生、高中生寫劇評,給節目打分,由此得出反映年輕人偏好的“青評果指數”;烏鎮戲劇節更是以年輕化著稱,大學生劇社的免費表演遍布街頭巷尾,新潮有趣……

種種跡象表明,理念的前瞻和概念的創新,正成為藝術節的靈魂。藝術節的內容設計,越來越注重主題闡發,聚焦藝術的外延和跨界。

實現可持續發展

市場運營是關鍵

辦好一個藝術節,關鍵是什么?很多實踐者和專家給出的答案不約而同:如何持續地吸引觀眾。

音樂評論家、中國對外文化公司藝術顧問劉雪楓認為,除了高質量內容,成功的市場運營是關鍵。“當然,‘市場’不僅僅指票房,也包括政府的重視和扶持、企業的關注與贊助……一個運營良好的藝術節,既要有‘上座率’,又能做到收支平衡。”

據了解,歐洲眾多知名藝術節中,政府出資、商業贊助和票房收入的比例大致相當。中國由于注重藝術節的“惠民”功能,加上部分地區的演出市場發育尚不成熟,地方政府往往會給予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其實,惠民與市場并不矛盾,在當前條件下,惠民可以說是進行傳播、培養受眾的必經過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戶外板塊“藝術天空”,基本都是免費演出,出乎藝委會意料的是,凡是在戶外演過的節目,后來再進劇院,票都賣得特別好。原因就在于,戶外演出為這些節目積攢了口碑,培養了一批藝術愛好者。

藝術節挖掘當地文化傳統,與旅游深度融合,這已經成為一條世界性經驗。薩爾茨堡作為莫扎特故鄉的文化號召力,以及附近地區人們對交響樂的普遍熱愛,是薩爾茨堡藝術節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名列世界三大藝術節的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古城本身就是著名歷史遺跡、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的烏鎮戲劇節也堪稱典范,充分發揮了江南水鄉、古鎮風韻的特色景觀優勢。烏鎮戲劇節的觀眾主體是外地人,與世界頂尖藝術節的觀眾結構相似,成功印證了藝術與旅游共同打造地方品牌的雙贏戰略。在這方面,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都極其豐富的北京,擁有很大發展空間。

劉雪楓說,讓游客各取所需、觀眾各有其賞,是未來藝術節的理想狀態。

促進文化建設

任重道遠猶可期

一個藝術節的水準、規模及影響力,是檢視當地文化生活的指標。那些知名藝術節,已經成為一座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名片。

藝術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豐富城市生活、提高民眾素養、促進藝術創作、助力人才培養……早期商業演出市場還不發達,藝術節成為人們欣賞舞臺藝術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亞洲藝術節等展現世界藝苑風采的窗口,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更早的還有1987年創辦的中國藝術節。各地輪辦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舉辦地的文化發展水平。有數據顯示,中國藝術節每到一地,平均能使當地的基礎文化設施建設進程提前10年。“展演+評獎”的聯動機制,為全國的專業院團提供了交流平臺和競爭動力,激勵產生了一批批優秀作品。

而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逐漸提升,藝術節還承擔起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務,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以上海國際藝術節為例,其牽頭成立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短短兩年便吸納44個國家和地區的163家機構加盟。藝術節的演出交易會,已經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專業演出交易市場。每年1月到美國演藝出品人協會了解西方舞臺新作,10月到上海看看東方的藝術圈動態,已經成為許多全球演出運營商的習慣。通過藝術節平臺,舞劇《十面埋伏》首次出國就登上英國舞蹈界最權威的沙德勒之井劇院,愛丁堡藝術節因此向上海國際藝術節提出聯合委約制作舞劇《春之祭》,這部作品成為2019年愛丁堡藝術節票房最好的劇目之一。

正如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所說,“請頂級的團隊來演出已經不稀奇,能讓對方跟你共同制作一部作品,才是更重要的——這能幫助國內藝術人才快速成長。”聯合委約還意味著,國外巡演的日程和效果有了保障,“作品面向的都是當地主流觀眾,這樣的‘走出去’,才是真正的‘走出去’。”

在王雋看來,如今國內的藝術節不是太多了,而是仍然不夠,演藝市場還需繼續培育,“把市場蛋糕做得更大,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藝術節的未來,值得更多的期待。(周飛亞)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藝術節 國際 演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