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毛利率98%賺得少?醫美“拉客”成本一個五千

2017年08月18日 10:43 | 作者:羅亦丹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對于毛利率高,凈利卻較低的怪現狀,業內人士有著不同的看法。

其一是醫生資源短缺造成了較高的人力成本。

“目前,市場上的整形機構約有2萬多家,其中黑診所占60%,正規醫療機構占40%。”李濱說,“行業發展的速度太快了,但人員培訓和監管法規都沒有跟上,目前中國合法、有資質的美容外科醫生只有6000多人,平均一家機構都攤不上一個醫生,這導致了一個特別新鮮的行業叫‘掛證’:醫生的資質是可以租的,一個月租2萬塊錢,證明具有行醫資質,但當做手術時并非該醫生來做。”

資源的短缺讓具有資質的醫生忙碌異常。8月11日上午,新京報記者見到北京同仁醫院整形美容中心主任鄭永生時,他剛剛參加完學術會議,下午還有三例手術等著他。

醫美行業的工資普遍較高。一位民營整形機構市場部經理稱,最基礎的醫美醫生月工資也在3萬元以上,而隨著醫師級別的上升,月收入在10萬以上很常見,頂級醫師的月收入甚至可達到40萬到50萬元。而其他運營人員如合格的咨詢師,其月工資也在2萬元以上。

一位整形醫師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中等檔次的玻尿酸手術價格在5000元左右,而5000元的手術費用中,玻尿酸的成本可能只有500元,這一價格并不算貴。“培養一個能夠從事整形手術的醫生要花超過10年時間,醫生的技術值這個價錢。”

醫美APP更美創始人劉迪有類似的看法,“同樣的雙眼皮手術,有的醫生收費2000,有的收費2萬。同一個醫生隨著從業時間的增長,案例變多技術變好,價格也會隨之增長。收費標準不是根據消費者定的,是根據醫生的技術和審美制定的。”

“民營醫院要生存就要有一支好的團隊,現在人員工資越來越漲,使得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原來民營機構可能有30%~40%的盈利,但現在我知道的一些機構可能只有3%-4%,而且由于價格限制,公立醫院還在虧損經營。”上述醫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研發成本、科技含量不可忽視”

其二,產品背后的研發付出也不容忽視。

在聯合麗格董事長李濱看來,玻尿酸產品本身可能成本不高,但其背后的研發成本以及科技含量不能忽視。“研發一款玻尿酸產品需要10年,屬于高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產品,不能完全按照材料成本估算它的價值,同時醫生本身的注射水平和診斷水平所提供的價值也遠遠高于材料本身的價值,醫生不是賣藥的,患者買的是服務,不是玻尿酸本身。”

“正常納稅民營醫美醫院的綜合利潤率一般都在5%-15%之間,我旗下的醫院最好情況能達到20%,在成本構成中,房租占營業額的比例有10%~15%,人員成本有30%,材料成本15%~20%,營銷成本也在15%~20%”李濱說。李濱本身也是醫美行業投資人,聯合麗格投資了超過30家醫美機構。

而在金星看來,大部分民營醫美醫院的利潤率在10%以內,“光是與營銷有關的成本,如廣告費、員工工資等加在一起就占到總成本的50%,剩余20%再付給醫生,加上房租水電,醫院拿到手的所剩不多。”

用戶到店成本5000元,有咨詢師工資高過醫生

龐大的營銷成本是醫美機構的支出大頭。在搜索引擎上投廣告引流,客服邀約來店咨詢,現場咨詢師接待。一個客戶到店時,醫美機構付出的營銷成本就已經達到了5000元。

龐大的營銷體系分走利潤

除人力和房租、水電等成本,民營整形醫院最大的支出就是營銷,而營銷隊伍的擴大又會增加人力成本。

“雖然毛利率高,但在民營整形機構,真正的醫生可能有十個八個,可其他運營管理人員的數量有數十個,每一個醫生至少要‘養’五六個人,整形手術的費用就這樣被龐大的體系剝削掉,利潤最后剩10%就算好的了。”有醫護人員表示。

民營整形機構培養如此多的運營人員,是為了營銷。咨詢師拉客,醫生服務已成為絕大多數民營整形機構的經營方式。

談及自己失敗的整形經歷,張青除了恨當初給自己胡亂打針的整形醫生,還恨在到店咨詢時“忽悠”自己的咨詢師。

“2014年10月,我去南京維多利亞整形美容醫院咨詢整形事宜,當時我本來只想做一個鼻子的,但架不住咨詢師的忽悠,追加了雙眼皮和開眼角,做鼻子7800元,雙眼皮1萬元。”

本來是為了變美,但張青的鼻子“毀了”。“鼻尖畸形怪異,和原來沒法比。”南京維多利亞整形美容醫院為她免費做了修復手術,但再一次失敗,“直到2016年才在公立醫院上海九院修復成功。”

“對于一些民營醫院的管理者來講,最核心的員工并非醫生,而是咨詢師。”金星說,“長期以來,民營醫院的獲客流程分為三步:第一,在搜索引擎上投放廣告引流,如果用戶點擊廣告則進入自己的官方網站;第二,用戶在瀏覽官方網站時會彈出一個對話框,無論你在對話框咨詢什么問題,客服都會要到你的電話或邀約你來店咨詢;第三,用戶到店咨詢,由現場咨詢師接待,咨詢師再向其銷售整容產品。”

金星舉例稱,一家有著500名員工的整形醫院里,可能有約150個員工屬于“電網部門”,專門負責對進入醫院官網的用戶進行“轉化”。“如果有用戶從搜索引擎廣告點擊進入官方網站,就需要這150人和他們交流,這些員工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要到用戶的手機號,要到的被稱為‘有效會話’,而‘有效會話’的數量也會被計入這名員工的業績。”

8月12日,新京報記者以“整形”為關鍵詞搜索,進入了一個標有“廣告”的醫院鏈接,果然立即彈出了一個對話框,當記者表示想要“隆鼻”時,該網站客服表示,隆鼻手術的價格因人而異,可能需要醫生當面看一下才能給出方案,并向記者索要手機號稱“醫生會打給你”。

但并非所有用戶都會留下手機號,這也增大了醫院的營銷成本。“醫院在搜索引擎投放廣告的模式是,先預充值一定金額,比如1萬元,把鏈接掛在搜索頁,用戶點擊一次收費15元到50元不等,甚至更高,直到充值費用花光。由于能轉化為有效會話用戶的比率較低,醫院拿到用戶手機號的成本實際大約在200元以上,又因為并非每個手機號的主人都會來店,所以到店咨詢時,這名用戶的成本就已經上升到3000元左右,而來店咨詢到最終消費也存在60%~70%的轉化率,所以最終一個用戶還沒有消費,他的成本就已經有5000元了。這時有的醫院就想,我還沒給你治呢,就有5000元花出去了,再加上房租水電、醫生工資等,我至少要從你身上賺到2萬塊錢,而一些高檔醫美醫院的平均客單價正好就是2萬元左右。”金星說。

編輯:王慧文


01 02 03

關鍵詞:醫美 整形 醫院 成本 醫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