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郭熙:借力拼音,讓漢語更快走向世界

2016年06月12日 10:08 | 作者:郭熙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目前雖沒有確切的數字證實世界范圍內到底有多少人在學漢語,但學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res02_attpic_brief

res04_attpic_brief

對不少學習者來說,盡管語言文化背景多樣,學習動機、時間和目標各異,但漢字一直是共同的“攔路虎”。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漢語幾乎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面對龐大而復雜的學習群體,單靠改進漢字教學或減少漢字數量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因為我們都明白,連母語學習者積數年之努力都無法學好用好的漢字,對于第二語言學習者意味著什么。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思考,這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引起同仁的討論,一起為加快漢語走向世界的步伐獻計獻策。

教學中“拼”漢語

如何讓漢語拼音走到漢語國際傳播的前臺?借用時下的一個熱詞“供給側改革”來說,我們要抓住漢語國際傳播中供給方的主要矛盾,即在不需要學習漢字的漢語學習群體中,只教拼音,不教漢字;更確切地說,就是在教學中用漢語拼音來拼寫漢語,與以漢字為載體的漢語教學形成互補。

漢語拼音拼寫漢語早就見諸我國相關法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日常生活中,漢語拼音拼寫漢語的功能也經常用到。它彌補了漢字在記錄漢語上的不足,例如,在敘述不清楚性別的tā時,國際上拼寫我國人名和地名等等。

數十年來,漢語拼音和漢字一起,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為我國科學文化教育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在國際漢語教學中,漢語拼音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遺憾的是,其作用僅限于教發音和給漢字注音,等同于英語教學中的國際音標。

更快地“會”漢語

漢語教學中用不用漢字與漢語學習者的多樣性有關。

比如,華僑子女和華裔青少年有文化傳承目標,漢字學習和使用必不可少;以中國語言文化學習為專業目標,或者需用漢語進行其他專業課程學習的學習者,也必須掌握漢字。對于上述情況之外的學習者(這部分人目前并非少數)來說,其主要目的是日常交際,甚至只是作為旅行的日常用語等,如果占用大量時間學習漢字,既浪費教學資源,影響學習速度,也無助于漢語形象的塑造。

多少年來,學漢語要學漢字被視為理所當然。然而,世界上有許多語言沒有文字,有文字的語言中也有人會說而不會讀寫。文字和語言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文字進行制度性改革而且取得成功的國家也不是個案。

在中國,漢字一直順應漢語發展,為記錄漢語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同時,它還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堅守漢字,雖歷經風雨,仍不改初衷、不舍不棄的原因。另一方面,文化是發展的,漢字文化也會而且已經經歷了很大的發展。今天,作為書寫符號,漢字是現代漢語書面記錄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而漢語拼音補充的作用日益凸顯。

作為漢語的拼寫工具,漢語拼音對漢語教學的作用不僅表現在語音上,更表現在詞匯和語法上。學生可以用它記錄所學的詞和句子,在課后復習鞏固;也可以記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拓展詞匯和句子。

國際上不少地方已經直接以漢語拼音教漢語,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無論是拉丁系統、斯拉夫系統,還是阿拉伯字母乃至其他拼音系統,世界上許多拼音文字的使用者在學習漢語時可以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

更多人“讀”中國

發揮漢語拼音拼寫漢語的功能有利于讓更多的人“讀”中國。

漢語教學工作者強調漢字教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要解決“讀”的問題。在幫助外國人“讀”中國時,一般采用兩條路徑;一是外文,一是中文。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路上”的和不在“路上”的人掌握一種“速成中文”顯得非常重要。應該把拼音出版物提升到漢語國際傳播的戰略高度來認識。例如,辦若干詞匯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拼音報紙、刊物和網站,每天向世界發布中國新聞,介紹中國文化。這樣既有利于漢語學習者鞏固學習效果,也會給千千萬萬學過漢語但未能突破漢字讀物閱讀關的人打開一扇窗。

其實,這方面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一是多年來漢語教材都已經采用漢語拼音作為“拐棍兒”,有一定詞匯基礎的人能閱讀拼音讀物;二是國家語委對漢語拼音正詞法又進行了修訂,為拼寫漢語打下了堅實基礎。發揮漢語拼音的功能,不是放棄漢字教學。事實上,外國人可以根據需要學習漢字,正如有外國人不僅學簡化字,還要學繁體字,甚至是甲骨文。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漢語拼音大任在肩。要快速傳播漢語,及時傳遞我們的聲音,講好中國的故事,進行更多的漢語拼寫試驗,語文工作者應該有所擔當。

(作者為暨南大學教授、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郭熙 拼音 漢語 語言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