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自由留學轉學利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020年08月05日 09:37 | 作者:盧曉東 涂麗華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留學生在國外學習的經歷已經構成他們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他們人生經歷中非常有價值的部分。作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對外開放十分重要。我們最近的一項課題,對本科畢業于1972年以后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共676名院士樣本做了傳記研究,發現75.15%的院士具有出國出境的留學經歷,留學國家(地區)達31個,其中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為主要目的地。這說明留學和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相關性。

轉學回國繼續學習的留學生雖未在國外完成學業,但他們也擁有一定優勢。第一是語言優勢和文化優勢,第二是專業優勢。我們常抱怨有些留學生在國外留學之后不回國,但是特殊時期人性化的自由轉學政策有助于提前吸引優質人才回國,服務于國家建設。我們之前常抱怨留學生滯留不歸,在眼下特殊疫情時期與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靈活而人性化的自由轉學政策將有利于他們再次發現我國制度的優勢與張力,提前吸引留學人才選擇回國,服務于國家建設。從未來人才儲備的角度看,當下的艱難時期反而是難得的機遇。

話說回來,即使沒有疫情,轉學制度也應當建立并逐漸完善。學生一直在成長,一直在變化。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隨著學生自身的學習,他會對世界和自己的一生有新的領悟,產生新的抱負,我們的教育制度應該為學生新的領悟、新的抱負和發展愿望提供學習機會和環境。高考時的學生只是處在人生經歷中的一個時間點上,我們不能以一個固定時間點的判斷,如高考,對學生才智的分數判斷去局限學生未來無限的發展潛力。這方面的中外案例非常多。1948年有一個叫陳一堅的同學,高中畢業后直接報考了福建師范大學物理系并被錄取,但1949年陳一堅知道廈門大學航空系開始招生,在福建師范大學物理系就讀的他就選擇轉學廈門大學,三個志愿都填報了航空系。他已經產生了為祖國造飛機的嶄新抱負。他如愿完成了轉學。1950年,在院系調整過程中廈門大學和清華大學的航空系合并,陳一堅又從廈門大學再次轉入清華大學。陳一堅院士是飛豹殲擊轟炸機總設計師,為國家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創造性的貢獻。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一方面社會抱怨學生不愿意學習艱苦行業,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想造飛機,他們是否有機會從福建師范大學轉學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或者西北工業大學去學習飛機設計專業呢?像陳一堅的案例并非個案,我們詳細統計了北京大學上世紀50年代培養出的院士名單,其中很多具有轉學經歷。

從教育史上來看,靈活的轉學制度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1929到1930年,清華大學錄取的轉學人數占總錄取人數的比例是10%、6%、18%、11%、21%,每年轉學錄取的比例在10%到20%之間,個別年份到20%以上。

轉學同樣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都從一般高校招收轉學生,2010到2011學年,哥倫比亞大學招收了123名轉學學生,占在校人數的2%。我們也找到了最新的公立大學數據。2019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轉學申請人共24121人,錄取5335人,報到3283人,占當年新生人數約36%,轉學學生主要來自104所加州社區學院。

轉學所產生的異質學緣對人的創造性成長產生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1981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西方學院學習,兩年后轉學到哥倫比亞大學,并于1983年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專業為政治學,專業方向為國際關系。現在美國的一個連續創新者就是埃隆·馬斯克,他就是一個跨越國界的轉學學生。他17歲本科首先入讀的學校是加拿大的皇后大學,1992年在皇后大學學習兩年之后跨越國界,轉學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物理學的雙學位知識基礎,對其當下的顛覆性創新十分重要。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轉學經歷,就不會有埃隆·馬斯克。美國的轉學制度面向全世界開放,2020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金獎獲得者鄭凡,他2010年到2011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學習了一年,之后轉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并在那里完成了本科學業。

為此建議,國內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公立高校都要拿出一定名額,在這種特殊時期啟動跨越國界的自由轉學政策。由于在線授課的容量廣闊,接受留學生轉學在線學習完全沒有問題。如果恢復面授,各高校應基于課堂的可容納性、專業的可容納規模,基于不同的地域、校區情況提供不同的轉學規模供中國留學生回國選擇,例如年級人數的2%到10%。

當前,接收留學生轉學回國院校教學容納能力和宿舍容納能力是關鍵,這一點與教室容納能力、實驗室容納能力有關。值得注意,如果針對特殊情況作出政府層面的積極配合和安排,加之學校的科學挖掘和科學配置,院校教學容納能力具有很大的可擴充潛力。

總之,留學生轉學的問題應該根據不同學校層次,經評估后在國內找到相匹配的學校和接受教育的形式,應該適當開放一些指標、名額,吸引一些國外名校的學生轉回來,這有利于提升國內的人才儲備,有利于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

(作者盧曉東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涂麗華系湖南文理學院副教授)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轉學 留學 創新 人才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