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聞 要聞

衣食住行40年,尋找改革開放的細節

2018年11月27日 08:2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改革開放是一個關乎中國這40年巨變的宏大命題,又是一個滲透在每個人衣食住行細節中的生活故事。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型展覽》中,我們去尋找那些和每個觀眾息息相關的展品。上海的半兩糧票——當時憑票可以購買一塊點心或者一碗小餛飩,牽動當年無數少女心的流行歌曲磁帶,“豪車”配置的28寸永久牌自行車,復古的撥盤電話機……改革開放,我們的生活記錄著。

衣:群眾服裝拾級而上

在國家博物館北區,一道寬闊的臺階通向二層空間。當你拾級而上,仿佛通過一條時光隧道,隧道的主題是——服裝。40年來的工裝、軍裝、運動裝、正裝、禮服,從單色到彩色,從單一到多元,50套靜態展服裝和24套動態秀服裝,呈現的是時代的變遷,向我們快進了一部改革開放以來的流行服飾史。

展區由北京服裝學院師生團隊承擔策劃執行工作。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副院長楊潔介紹,改革開放之前,人們著裝比較簡單,款式基本上是中山裝、軍便裝、人民裝、兩用衫的天下,色彩主要是藍、綠、灰“老三色”。

1978年后,改革開放的春風也搖曳著人們的衣衫,喇叭褲、蝙蝠衫、棒針衫等外來的“奇裝異服”得到年輕人的青睞。而隨著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新事物滌綸服裝開始流行,“的確良”襯衫、碎花裙,成為上世紀80年代時髦男女的首選。

不同的服裝折射的其實是一代人的觀念:“西裝熱”代表著對國際范兒的追求,寬肩服裝張揚著自信風度,緊身健美褲是開放思想的體現;而藍色白條紋的運動衫、海魂衫和回力鞋,是那個時代的文藝小清新。

如果說80年代是從單一走向多元,那90年代的服裝則進一步與世界接軌。職業女性開始穿起套裝,男士服裝的商務休閑概念開始興起。襯衫、T恤、風衣、羽絨服、羊毛衫……適合不同場合的服裝類型豐富多彩;牛仔裝、緊身T恤、露臍短衫、吊帶背心、迷你裙……是年輕人的個性表達。

進入21世紀,人們物質生活無虞,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精神追求帶來棉麻服裝的回潮,挑戰自我的戶外運動服裝成為全民裝備。而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近年來,具有民族風格和傳統文化特色的新中式服裝日益受到青睞。

在《春天的故事》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中,展覽現場還不定期舉辦服裝秀。20余位模特身著闊腿褲、花襯衫、牛仔衣等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服飾走秀,而他們手中的收音機、大哥大、吉他,也是不同年代青年最時尚的配置。

食:兩分鐘看完年夜飯

中國人的年夜飯,是一種獨特的文化傳承。信奉“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在這一頓飯中寄予了一年中最盛大的期待。從滿足溫飽到豐盛美味,再到追求營養健康,一餐一飯的細節,堪稱“舌尖上的改革開放”。

在展覽第四展區“歷史巨變”的第四單元“共享改革成果 共建美好生活”,一段不過兩分鐘長的視頻,生動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人年夜飯的變遷。

在1960~1970年代的北方家庭中,春餅卷豆芽、一盤醬肘子就能撐起年夜飯的半壁江山,再來一把水果糖,就完成了這頓飯的甜品部分;在80后的記憶中,炸蝦片是小時候的新鮮零食,而媽媽的心思都花在如何蒸好一條魚,燉好一鍋肉;到了90年代,菜不僅要好吃,還開始講究擺盤,大白兔奶糖則取代了水果糖的地位;進入21世紀,菜越來越精致,花樣越來越多,唯一不變的,可能是那盤餃子,和身邊的家人。

90后男孩夏小楊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現在過年回家,媽媽讓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網購食材,龍蝦、面包蟹、銀鱈魚……年夜飯越來越國際化。“想想90后都開始禿了,年夜飯也不敢大吃大喝,吃點海鮮,別讓自己變油膩。”夏小楊調侃道,“媽媽作為家族飲食的總監,每年都對年度展演提出更高要求,我也得跟上她的腳步。”

這段視頻也在網上迅速傳播開來,勾起網友的記憶,“幾乎一模一樣”“年夜飯配春晚,再燙一壺老酒”“80后的我,炸蝦片是媽媽的味道”……連南北口味之爭都暫時偃旗息鼓,“雖然我是南方人,但我更喜歡吃餃子”。

80后姑娘林雨在這段視頻前駐足,認真看完,笑稱“想起了小時候的辛酸歲月”。“一年里最期待兩頓飯,一頓是過年,一頓是生日。過生日時可以吃一頓烤雞,過年就有一桌子好吃的,平時舍不得吃的都有。”林雨記得,那時候砂糖橘剛流行,但是貴,只有過年時才會買一籃子,“那種塑料編織的小水果籃子”,是林雨家的“年夜飯水果”。

后來,林雨長大了,年夜飯菜式也越來越豐富,雞鴨魚肉早就不稀奇了,天南海北的食材都可以買到,也更注重營養搭配,“越吃越講究”。現在,在北京工作的林雨每年過年才有時間回老家,那一頓年夜飯早就吃的不僅是那幾道菜,更是和家人團聚的溫情。

住:時光博物館講述百姓故事

本次展覽中有一組四合院的微縮模型,吸引了不少觀眾,這是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的宋東葵和譚澤恩兩位老師,帶著13名學生,歷時3個多月制作而成的。模型綜合史料和影視作品中的典型場景,呈現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雜院內人們生活的場景。

“每一片菜葉都是拿宣紙染色而成,用輕土做白菜芯,再把一片片菜葉按真實生長形態貼上去;四合院的瓦是一片一片按照尺寸裁剪、上色、 做舊,像蓋房子一樣覆蓋上去。

劉璇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看著四合院的模型,好像回到了小時候。“我是地道的北京人,原來住在東直門附近的大雜院,蜂窩煤、煙囪、黑白電視……我家都有。生火取暖、糊頂棚、冬儲大白菜、爐子烤白薯饅頭片、自建小廚房……我都經歷過。”在劉璇的記憶中,大雜院的生活充滿了家長里短的熱鬧、親切。

劉璇說:“我是跟著時代發展潮流成長起來的,很多事情你們年輕一代可能沒有感受過。那時候,排隊帶棉手套去買大白菜、搬蜂窩煤,用點滴瓶做西紅柿醬,還有一種面粉二廠出的‘油炸方便面’,四毛錢一包,里面有個白色粉包,海鮮味,能刮獎……”

微縮模型只能近觀,別急,展覽還有一個“時光博物館”,讓你身臨其境地穿越時空。“年代照相館”真實還原當時人們鄭重其事照相的場景,“奇妙時空屋”的客廳里,立式電扇,紅色皮箱,搪瓷臉盆……還原記憶中的家庭場景。

在“時光雜貨鋪”,零食、餅干罐、搪瓷杯、貼紙、蛤蜊油……不大的空間裝滿了80后和90后的回憶,一位家長指著一只綠皮小青蛙跟三四歲的寶寶說:“那是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墻角的一臺紅色冰箱,是1981年為慶祝可口可樂北京廠落成,日本三洋公司贈送給中國大陸的第一臺可口可樂冰箱。在那個年代,可口可樂重返中國,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符號。

走出時光博物館,每位觀眾可以打印一份屬于自己出生年份的“號外”,上面記錄著“我與改革開放的故事”。

出生于1988年的肖琛,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展示了自己的那一張:在我出生的那一年,經過6年艱苦拍攝,電視劇《西游記》拍攝完成并播出;在我10歲那一年,抗洪搶險取得勝利;在我15歲那一年,防治“非典”取得勝利;在我28歲那一年,G20峰會在杭州舉行。巧合的是,肖琛的家鄉就是杭州,“G20峰會是那年的大事,我84歲的外公都天天跟我說,還在會后特地去會場參觀”。

行:28寸永久牌自行車領銜眾“老物件”

40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71元增長到2017年的25947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22.8倍。收入高了,最直觀的表現可能就是家中的物件更新換代。

在本次展覽的一個展柜中,陳列的是40年來的家庭日常用品,從“三轉一響”(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到彩電、冰箱,幾乎每一件展品都在觀眾家里出現過。根本不需要講解員的介紹,每一位觀眾都有一肚子話要說,素不相識的人指著同一件展品,就能聊起來。

出生于1980年的周春燕是河北唐山人,看著這一展柜的老東西,覺得自己差不多都趕上了,“黑白電視、隨聲聽、老相機……尤其是那個縫紉機,我媽媽現在還在用”。

周春燕回憶:“小時候,家里的隨身聽和相機都是從日本帶回來,在當時屬于比較貴重的禮物。然而,更新換代太快,大學還在用隨身聽,畢業后就改聽CD機了;家里最早的相機是膠卷的,自己工作后買的第一個相機就是數碼的了,現在,大家都用手機拍了。”

而在周春燕父親的記憶中,自行車是家中當仁不讓的“大件”。展柜中那一輛28寸的永久牌自行車,在當時絕對屬于“豪車”。周春燕說:“那時候只能到北京來買,最有名的牌子就是鳳凰和永久,得排隊才能買。我姨老爺為了給我爸買一輛自行車,排了一天一夜的隊。買到后運回唐山,鄭重地交到我爸手里,真的太珍貴了……”

71歲的申桂華指著展品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我家的縫紉機、黑白電視機、雙卡收錄機……還都留著呢。都是歷史,我也不忍心賣給收廢品的。”

堪稱“古老”的雙反相機、快門在鏡頭上的旁軸相機、數碼相機、單反相機……90后男孩桂天奇熟練地向同來觀展的小伙伴介紹。他從初中開始喜歡攝影,家里收藏了6臺相機,“展覽的這些相機我都接觸過”,而到他擁有第一個自己的相機,已經是數碼時代的單反相機了。

“相機越來越智能,可以自己測光,可以在屏幕上看效果。以前拍照全憑經驗,根據光線來判斷多少光圈多少快門,膠片拍錯一張就廢了。但看著過去的東西,覺得有些東西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那個年代,對拍每一張照片的謹慎和專業。”桂天奇說。

(蔣肖斌)

編輯:曾珂

關鍵詞:衣食住行40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