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科技創新要有自己的地基

2017年09月15日 10:16 | 作者:王玉寶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對一個地方而言,基礎科研能力是創新的源頭活水、堅實地基。一段時間以來,從安徽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到浙江成立之江實驗室,不少地方正在對標“世界一流”建立科研高地,補齊短板打造發展新引擎,開辟了城市新的競爭場域。面向未來,打開創新發展的“實驗室”,或能激發發展新動能。下面,我們來連線浙江日報評論員王玉寶,聽聽他的看法。

最近幾條跟科技創新相關的新聞,放在一起解讀頗有意味。

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清華、中科大、北大三位教授各獲百萬美元獎金, “大手筆”引發大關注;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之江實驗室在杭州揭牌,瞄準了“國家實驗室”。再往前,致力于前沿基礎科學研究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迎來了首屆19位博士生入學,籌建中的西湖大學又向前邁出了關鍵一步。

從政府到民間,不斷對基礎研究追加投入,科技創新的觀念無疑在變。人們越來越不滿足于淺表性創新,而是不斷將創新引向重大基礎性研究;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作長期投入,期待實現真正能影響世界的原創性突破。

歷史表明,競爭到最后,是科技創新能力的較量。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創造了不少奇跡。但是當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期,當努力向產業鏈高端挺進、積極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之時,浙江強烈地感受到基礎科創能力的短板。僅從國內比較看,浙江的一流高校不多,大科學裝置和國家實驗室等方面還是空白,不僅與長三角兄弟省市差距不小,也與浙江的經濟地位和轉型升級需求不符。浙江要實現創新強省,就必須打造高能級的科技引擎。

一個高等級的科研實驗室,能夠成為重大科研成果的發源地,更能成為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的“中控室”。比如,最近安徽通過申報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就瞄準了量子通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而之江實驗室聚焦網絡信息和人工智能等領域,謀劃建設智能云、工業物聯網、大腦觀測及腦機整合、量子計算研究四大科學裝置,直指“匯聚全球科研人才的開放型創新基地,跨學科集成的平臺型創新基地,集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關鍵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于一體的樞紐型創新基地”。

當今中國,商業模式的創新和企業應用端的創新層出不窮。這固然可喜也不可或缺,但僅限于此,恐怕還是難以滿足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難以形成面向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就“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作重點說明,在去年的全國“科技三會”上,又再次強調“要以國家實驗室建設為抓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而當越來越多的“地方力量”自覺參與到這一進程中,把科技創新目標瞄準戰略性、前瞻性基礎領域,意味著新的創新矩陣正在形成,我國科技創新正在進入縱深領地。

“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施一公說:能獲大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家過去十多年對基礎研究的連續投入,不然是萬萬沒有可能的。無論是科技體制改革、“雙一流”建設等頂層設計,抑或是蛟龍探海、嫦娥奔月等“大國重器”的重點突破,都可以看到,我國正在朝著科技創新的方向實施戰略突破。當國家、地方、高校、企業都一同為此砥礪奮進,我國必能“在戰略必爭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奠定民族復興的堅實基石。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創新 科技 實驗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