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一帶一路”建設——文化的作用應不斷彰顯

2017年04月13日 10:45 | 作者:孫敬鑫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穩步實施,“堅持文化先行”的理念日益成為共識,文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正不斷彰顯。

文化是凝聚“一帶一路”共同利益的“黏合劑”。古絲綢之路不僅產生了巨大的商貿效應,更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絲路精神成為相關國家的共同記憶和永恒財富。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秋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相關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就是在尊重歷史、傳承文化的前提下,力求縮小各方的誤解和分歧,畫出最大同心圓,最終實現利益共同體。

文化是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潤滑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形成了大小不等、發展層次不一、文化顯著多樣的“利益攸關方”。由于各方需求各異,潛在矛盾甚至現實摩擦不可避免。在此情況下,更需要從文化上找到突破口,以文化交流對話增進彼此間的理解認同,以文化之手補充經濟杠桿,取代傳統安全威脅。

文化是推進“一帶一路”持久建設的“助推器”。歷史經驗表明,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欣賞是促成其他領域合作的紐帶。相反,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則容易造成交流的誤解和障礙,甚至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這就要求既不能讓“文明沖突論”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更不能讓“文明沖突論”阻礙“一帶一路”建設持續、長期推進。

人們欣喜地看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并穩步實施3年多來,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機制逐步增多,相關合作平臺基本形成,交流對話的載體和內容也日漸豐富,文化產業及對外文化貿易漸成規模。但也要正視,與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領域相比,民心相通尤其是文化交流還存在短板,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前期落地項目還比較少,市場作用、民間作用發揮得還夠不充分,不同文化之間的隔閡與交流不暢依然存在,表現在輿論層面,圍繞“一帶一路”本身還有很多誤解和疑惑。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一帶一路”建設需要政治上的互尊互信,也需要經濟上的互利互惠,更需要文化上的互學互鑒。在未來一段時間,應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沿線和相關國家在文化領域互學互鑒,最終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大局。

2016年底,《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推出,為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深入開展繪就了路線圖。在實施好這一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應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真正堅持平等對話、開放包容。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均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當前,中華文明、印度文明、東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匯聚交融。文明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秉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的基本態度,文化交流才有基礎和意義。二是充分發揮市場和民間的積極性。在推動文化“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過程中,政府、市場和民間缺一不可,應各負其責,不缺位、不越位。政府做好頂層設計,提供好政策支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激發企業和民間活力,文化交流才可持續、有實效。三是將文化交流置于“一帶一路”建設更高的地位。經貿和文化是“一帶一路”的兩翼,可以突破“軟、硬”之分。文化交流不僅可以潤物無聲,也可以落地有聲。文化本身也可以成為經貿的一部分,經貿本身也蘊藏著文化元素與底色。

簡言之,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文化要承擔起應有角色,同時也要搭上“一帶一路”建設的快車,推動沿線國家互學互鑒落到實處,進而使民心交流更加緊密。

(作者為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一帶一路”建設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