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聞 要聞

解碼“工匠精神”:也許還要有點“偏執”

2016年04月24日 22:26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越智能,‘工匠精神’越重要”

5年前,董狀第一次在現實里看到機器人:科幻電影中恣意游走的機器人在現實里卻躡手躡腳,可以避讓障礙,但移動并不精確,甚至還需借助人工幫助。

“我心里有一個超級英雄夢,想把伴隨我長大的虛擬影像的機器人帶到現實中。”2011年,28歲的董狀辭去軟件工程師工作,進入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服務機器人事業部。

“如果不能精確移動,機器人就只能稱為機器。”董狀認為,可以通過激光傳感器為機器人裝上“眼睛”,讓機器人識別環境,在大腦中建立地圖,進而精確移動。

當時,這類技術在國內尚屬空白。入職伊始,董狀就啟動了國際頂尖技術——SLAM激光導航技術研發。過程中,機器人無法建立地圖,運用合理算法也會“迷路”;一兩個月的反復試驗后,因為移動不夠理想而推倒重來……那段時間,董狀和團隊約定,取消周六休息,每周二、四、六固定加班3小時。

此后3年,董狀團隊更換了100多種算法,進行了上千次試驗,最終,機器人的感知度和“學習能力”從無到有,不斷提高。2014年,技術壁壘成功突破。

隨之而來的關卡是安裝。“為了確保傳感器的準確性,傳感器上不能出現劃痕、指紋和靜電,稍有瑕疵,就意味著傳感器直接報廢。”

董狀說,研發靠智力,裝配靠手藝,非常考驗技巧和耐心。為確保傳感器發揮效能,又不在行走時受殼身顛簸影響,“傳感器與殼體要靠近而不貼合,經過數百次調整傳感器位置和角度,幾十次拆裝調整機器人外殼,才將誤差控制在一毫米以內。”

如今,董狀團隊已有上千名“機器人孩子”。在餐飲店、酒店大廳和銀行網點,服務機器人在任意面積空間中建立地圖,自由行走,每隔100毫秒與地圖做一次“通話”,及時避碰障礙物,定位精度達到3至5厘米,遠高于國際上這一領域普通的5至10厘米。

“理論上5厘米的誤差已經很小了,但要服務機器人融入大眾生活,還需要更加精確,我們將繼續研發機器人的視覺、觸覺、力覺等功能,賦予機器人更多人性。”董狀說。

編輯:楊嵐

關鍵詞:工匠精神 五一勞動節 老工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