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楊宇飛:奏響現代中醫的交響曲

2023年03月21日 09:23 | 作者:韓雪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楊宇飛(左)劉超 攝


楊宇飛  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醫學博士、博導、博士后合作導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一批優秀臨床人才、首屆岐黃學者。


“老柴,你現在跟解放軍一樣,人都到了長江邊,接下來一鼓作氣打過長江去,好不好?”“好!聽楊大夫的,太謝謝楊大夫了……”

72歲的柴艷(化名)臉上,原本猶疑不定的緊張神情已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舒展的笑容,自從被確診為胃癌后,這是她為數不多的開心時刻。

2021年一次常規體檢,柴艷查出了胃癌。之后兩個月,她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進行了兩次化療。第二次的化療尤其難捱,惡心嘔吐、疼痛乏力折磨得她想要放棄。

專治腫瘤的楊宇飛大夫,看了看柴艷的病案和主訴,開口一句家常的熱絡稱呼、一個鼓舞人心的比喻,一下子堅定了她對抗癌癥的信心。隨后,楊宇飛又仔細檢查了病案,提出了調整化療藥物劑量的建議,并開具了改善化療副作用的中藥方。

如今,74歲的柴艷不僅能自己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體重也在增長。每次問診,楊宇飛夸她臉蛋紅潤氣色好,她都笑瞇了眼睛。

“我現在的患者里年紀最大的是一位98歲的院士,依然能工作、能社交,生活質量很高。”經年累月地與腫瘤患者打交道,中醫藥診療的真諦在楊宇飛這里直白又不乏哲理:“它的作用不是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通過西醫的常規治療和中醫的長期治療,激發早中期腫瘤患者的自穩狀態,減少復發轉移。對于晚期不能治愈的腫瘤患者,通過中西醫治療,長期地改造其身體土壤,達到帶瘤長生存的目的。讓患者活得更長、質量更高,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1996年,楊宇飛牽頭創建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腫瘤科。27年來,她經手的患者不計其數,柜子里擺摞著的病例就有一萬多份。由于療效好,慕名而來的患者越來越多,每次一走進門診部,走廊上的人滿為患,總讓楊宇飛時不時想起在基層醫院看到的冷冷清清。

2023年3月5日上午,全國政協委員楊宇飛坐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要“重點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這讓作為優質醫療機構的優質醫療技能掌握者的楊宇飛被觸動了——接下來在醫藥衛生界小組中的每一次發言,“擴容”“下沉”“均衡”,是她談問題的出發點和提建議的落腳點,她也坦言:“我長期的關注,那肯定是中醫藥了。”

“我是現代中醫”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召開的一周里,楊宇飛每天都有會議。“一會兒我有個視頻會,跟中醫藥的人工智能有關。”說起會議,楊宇飛起身找電源和數據線給手機充電。在這位首屆岐黃學者看來,中醫診療過程本身就是自我糾錯過程,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中醫AI將在指導基層臨床實踐中發揮作用。

楊宇飛是連續三屆海淀區政協委員、兩屆北京市政協委員,還曾擔任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醫藥工作委員會主任,今年又連任了全國政協委員。這些年,她參加了政協、黨派組織的相關調研,自己也到北京的農村衛生站進行過深入調研。“一些村衛生站的醫務人員只能開點藥,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她也見到過醫療資源還不錯的村,“村衛生站有一個中醫,一把草藥幾根針,就能對付腰酸腿疼、頭疼腦熱等小病小災,這樣就能把一批病人留在基層,讓人不得病或是少得病。”

在基層,中醫廣受歡迎,但掌握者寥寥;在城市三甲醫院病患不斷增多,醫護人員疲勞不堪。楊宇飛意識到:“我們累死也看不完,效率還特別低。”現實的困境促使她關注人工智能,希望能夠借助機器學習解決醫療資源均衡化的問題。“之前在香港的疫情防控中,有個人工智能軟件把中醫藥一下子用活了。”

“我今年的提案之一,就是建議發展‘智慧中醫’新醫學。中醫藥智能化,不僅是數據化也不僅是信息化,而是一種新型醫學體系,其建立是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國家中醫藥智慧云服務體系實現的。”

楊宇飛一米七的個頭,年逾六十中氣十足,快人快語。似乎西醫才有的效率感,在這位女中醫大夫身上體現得尤為淋漓盡致。問及原因,她開朗地說:“因為我是現代醫學培養出來的啊。我一直沒機會說,現在的中醫不是過去的中醫了,我們這支中醫隊伍,本身就是中西融合的。我們是用中醫之道,中西醫之法、中西醫融合之術給人看病。”

快樂的源泉是給予

“我首先從他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以及和周圍人的關系上進行判斷。”楊宇飛所說的,是中醫所要具備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中的“知人事”。“只有‘知人事’,才能跟這個人建立合適的‘場’,才能去幫到對方。可能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幫’了病人。”

接受過現代醫學系統教育的楊宇飛,是典型的“中學西”,就是作為中醫,既學習了中醫也學習過西醫。從學校到醫院管病房的那幾年,她也會用到西醫的方法照護病人。“醫院會組織我們中醫到西醫院進修,我們這些中醫,都是中西融合的。”

每逢政協開會,醫衛界委員常在一起交流。與一些醫院院長聊天時,楊宇飛總給對方提建議:“你為什么不把中醫放到各科室呢?中醫藥院校畢業的人很好用,一方面會用西醫治療,另一方面通過他們可以讓中醫在各個科室開花,不用再建中醫科室了。”

轉過頭,她又對中醫說:“現在隔科如隔山,你不去研究一種病,了解得就很淺。只有研究深了,知道每種藥的副作用,掌握放療化療技術,你才能真正把中醫藥用好。”

最近,有一位新到訪的病人令楊宇飛頗感意外又不免自豪。這位來自世界著名醫療機構——梅奧醫療集團的女研究員,經家人推薦,專程從美國飛來找楊宇飛看病。

醫治過程中,楊宇飛發現,病人已經身患兩種腫瘤,又難以完全放下事業一心治病,這種情況,既要勸她放下,但又不能全放下,“因為人被需要時,能迸發出極大的能量。”

多年的行醫生涯,楊宇飛見過太多頑強生命帶來的奇跡,“你都不知道人的潛力有多么巨大。”

贊美生命,贊嘆奇跡,楊宇飛自己也一直追求從心靈到身體健康的境界。“我覺得人生終極目標是快樂,而快樂的源泉是給予。當你的愛給到了每一個生靈,心胸就會開闊。”由此,也促動她另一件提案的提出——

在過去三年的抗疫戰中,廣大白衣天使在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奉獻和犧牲。為此,楊宇飛呼吁:“建議為他們啟動分批分次的療休養服務,讓醫務工作者得到良好身心休養的同時,一并開展醫療衛生行業的經驗總結、職業培訓。今后,當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再發生時,就能真正用好這支專業力量。”

現代中醫交響曲

14歲時,在小縣城的醫院門口,楊宇飛目睹了這一幕:一張小席上,病歪歪的男人骨瘦如柴,女人和孩子在一旁不住地抹淚。聽周圍的人說,男人患了肝癌,家里拿不出錢來治病,只能等死。回到家,悲憫之心大動的楊宇飛抱著母親大哭了一場,后來遂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

履職多年來,楊宇飛細心收集了歷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對中醫藥的表述:2013、2014年,“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2015年,“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2016年,“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2017年,隨著中醫藥法的出臺,表述為“依法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2018年,“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鼓勵中西醫結合”;2019年,“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2020年,“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2021年,“堅持中西并重,實施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2022年,原本的表述是“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后來經過代表審議、委員討論,改為“堅持中西醫并重,加大中醫藥振興發展支持力度,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2023年,“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

十余年間,字句變化背后,不僅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不斷取得的新成績,也是世人對于中醫藥惠及民生的認識在不斷更新,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楊宇飛總說:“我們中醫人更應該發奮圖強,抓住機遇,傳承、創新、發展。”

2022年末,一些人發現,自己“陽”了以后仍有癥狀且持續2個月以上,同時并無其他疾病的臨床綜合征,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長新冠。對于這種全新病種,患者知之甚少。

自中醫學界接觸長新冠疾病以來,多名中醫專家的臨床經驗證實了中醫藥治療長新冠的有效性。為此,楊宇飛在《關于中西并重應對長新冠的治療與康復的提案》中建議:“以特定有效的方法幫助患者解除病痛是醫療系統的重要任務,根據現有的經驗,中醫藥+運動康復是解決長新冠疾病痛苦的唯一正確方法。”該提案經“委員履職平臺”提交后,已經得到了5位全國政協委員的主動聯名。

一次,楊宇飛跟一位中科院藥理所的院士聊得投機。對方說:“我發現你們中藥復方真有趣,通過大腦、腸道、菌群發揮作用,就像交響曲。”楊宇飛撫掌大笑:“您說得太好了,就是交響曲。我們不是一味藥發生作用,而是一組藥發生多靶點的作用。再加上醫者、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形成的合力,都能轉換成正向力量來轉化疾病。”


本報記者 韓雪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21日   第 08 版)

編輯:付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