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聚焦

年終觀察:新冠大流行背后,歷史輪回,世界重塑,未來巨變!

2020年12月29日 14:09  |  作者: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12月29日電(劉丹憶、李弘宇、孔慶玲、孟湘君)2020年,在令人瞠目的全球確診病例和死亡數字背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悄然改變了世界運轉的方式,重新定義了未來。

的確,這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所發生的一切,猶如向湖面擲入一塊巨石后的余波蕩漾,一圈圈漣漪向全球無限擴散,將波及接下來的至少十年。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12月21日,歐盟多國對英實施交通封鎖,英國無法出境的長途卡車排起長隊。

01. 從英國的“百年孤獨”說起

幾天前的深夜,位于英吉利海峽的英法海底隧道,被緊急關閉。法國擔憂,在大不列顛島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會飛越海峽,散播至歐洲大陸。但這一切無濟于事,截至12月28日,變異病毒已蔓延到17個國家和地區。

終于在2020年脫歐“單飛”的英國何曾料到,自己這波逆向操作,竟會從主動與歐洲分離,變成被迫和歐洲隔離;更意難平的是,自己有一天會被叫做“歐洲病夫”,被“前任”歐盟毫不猶豫地拒之門外。

歷史上,曾有過相似一幕。

1831年,同樣在那片海域,英國軍艦嚴陣以待,企圖把歐洲大陸的病菌擋在境外。但霍亂還是如“幽靈般”登陸英國,甚至跨過大西洋傳到美洲,成了“世界病”的代名詞。

189年后的今天,時空距離極大縮短,病毒的蔓延速度和影響范圍,遠超當年;而世界的應對方式,卻出現倒退。

疫情暴發初期,抗疫物資十分搶手,原定駛往瑞士,滿載抗疫物資的卡車半途中被德國海關攔截;而預定運往德國的口罩,又在泰國機場被美國“截胡”。

這種“現代海盜”的行為,發生在21世紀全球化程度和文明程度最高的歐美國家間,讓有些人難以置信。但其釋放的信號不言自明:全球治理體系局部失靈,有地方出了問題。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一家軍事醫療中心,首次公開佩戴口罩。

02. 美國留下一地雞毛,多極化格局加速

更引人注目的,是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單邊主義、排外主義和反智主義特征日趨凸顯。當信任總統的民眾喝下清潔劑試圖“體內消毒”的同時,核酸檢測陽性且身無分文的外國移民,正被美國政府打包“踢”到邊境墻另一邊。

對外“甩鍋”轉嫁責任,成為全球化升級到4.0版本以來,涌現的另一股逆流。在這件事上繼續充當主角的美國,無視構建全球抗疫統一戰線的緊迫性,轉身退出世衛組織,留下一地雞毛,和“冠”絕全球的1900多萬確診病例。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歐洲人對美國的好感度正在下降。76%的德國人對美國看法惡化,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正在弱化。而與之對應的,是疫情刺激下,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加速深化。

面對嚴峻形勢,非盟、歐盟、東盟分別召集高級別會議,主旨圍繞兩個字——團結。國家間、區域間強化合作的主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被放大。今年,聯合國成立75周年會議通過的宣言指出,“多邊主義不是一種選項,而是一種必要”。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疫情重塑了大國關系和政治格局,全球東升西降的趨勢進一步強化。中美兩大經濟體的力量差距對比縮小。”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秀軍指出。

盡管疫情給傳統的產業鏈、物流鏈的要素流動帶來阻礙,但“如果有些人想以疫情為由,給全球化寫‘訃告’的話,那是沒抓住要領。”《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徐秀軍也認為,“疫情在另一個維度,使這個世界聯系更加緊密。數字技術的應用,催生了數字經濟,它可以跨越物理距離,使世界變得更加一體化。”

那么,疫情大流行后的全球化,會變成什么樣?英國《金融時報》預測,一個可能的趨勢就是脫離“事物全球化”,轉而支持更多的“虛擬全球化”。

03. 基于互聯網的生活方式重新定義未來

當防疫隔離使每個人仿若置身孤島時,人們生活的重心從線下轉到線上。流媒體平臺、通訊交流軟件、線上游戲、電商和外賣等,變成了島與島之間不可或缺的聯結。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5月18日,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開幕式。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這一年,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甚至全人類的命運,也都通過互聯網展開磋商。3月26日,G20特別峰會在線上召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和與會國際組織負責人跨越不同時區,僅用一個多小時就完成會議議程,達成一致聲明。

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續會視頻會議上,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也通過屏幕,向各國呼吁團結。

遠程辦公、網上教學、“云端”畢業、婚禮直播、在線看展、VR旅游……全球范圍內,“云端”服務在疫情期間呈爆發式增長,奈飛(Netflix)2020年上半年新增2600萬個訂閱用戶,接近去年總和;任天堂Switch游戲機全面斷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游戲服務器被玩家擠崩;《賽博朋克2077》走紅,讓2020年看起來更像科幻小說了。

發表于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官網上的一份研究稱,游戲是促進成長和聯系的重要工具。疫情期間,甚至能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產生同樣積極的影響。

登上“云端”的,還有靠“人氣”生存的體育及文旅產業。為填補球迷們的“空虛”,墨西哥足協辦起了線上足球聯賽;為推介本國文化,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發起“在家中體驗埃及”活動,民眾可通過配有講解的視頻,虛擬參觀埃及主要博物館和考古場所。

虛擬與現實結合得更緊密了,“人們表達真切關心或關懷的方式,已發生變化”。加拿大作家格蕾琴·麥卡洛克說,對許多人來說,書面交流突然首次變得能夠反映一個人們需共同面對的現實。

04. 心理問題的大流行呼嘯而來

某些時刻,“人們在談論回歸常態,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流行病與社會:從黑死病至今》的作者弗蘭克·斯諾登說。“在新冠大流行之后……心理問題的大流行”隨之呼嘯而來。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羅馬市中心特萊維噴泉前的一道封鎖柵欄。

英國研究發現,病患從重癥監護病房出來后,約40%的人會出現焦慮癥狀,30%的人患有抑郁癥,20%的人則被創傷后應激障礙癥困擾。

與此同時,《柳葉刀》研究發現,因疫情和失業而加劇的焦慮情緒、面對隔離而產生的孤獨感等,會引起一連串的心理問題。

更可怕的是,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收入不平等加劇、社會矛盾激化、信任危機等“次生災害”,進一步引發了部分國家普通民眾的仇恨、排外情緒。

對此,徐秀軍指出,之所以出現這類現象,首先是民眾對新冠病毒本身認識不足導致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補充舉例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在戴口罩問題上的態度一直聽之任之,并在未做好基本防控的情況下,急推復工復課,最終導致該國疫情防控越發混亂。基于此,人們的心態也急劇變化。

05. 后“大蕭條”時期,誰能絕地反擊?

放眼這一年的世界,疫情終結了美國128個月的歷史性經濟增長周期,歐元區經濟預計衰退7.3%;在亞洲,日本旅游刺激政策被迫暫停,東京奧運最終能否舉辦仍懸而未決。俄羅斯、南非、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受疫情拖累,經濟不確定性高企。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6月17日,美國肯塔基州國會大樓外,上千名在疫情期間失業的美國民眾排隊等候進入大樓。

全球范圍內,超六分之一青年因疫情失業,5億人重回貧困線以下;亞洲開發銀行統計顯示,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在5.8萬億至8.8萬億美元之間。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下滑4.4%,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3月,美股上演“過山車”般的暴跌,10天內4度熔斷,89歲“股神”巴菲特也遭遇了“活久見”;4月,美國石油期貨價格甚至出現史上首次負油價;數月來,全球供應鏈更遭嚴重沖擊。

但九方金融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室主任肖立晟表示,雖然疫情給經濟造成的影響在短期內難以消弭,但各國政府不會再像疫情剛暴發時那樣措手不及。

經合組織表示,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2%。中國和韓國因為應對疫情總體良好,其經濟在全球增長中將占很大比重。而歐美對經濟復蘇的貢獻,要小于它們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

06. 有了“救世解藥”,抗疫馬拉松何時能抵終點

生物醫藥科學因這場疫情,實現重大突破。俄羅斯于8月率先宣布全球首款新冠疫苗“衛星-V”注冊成功;12月8日,英國成為第一個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國家;美國也于12月14日開始首輪接種。

但諸如輝瑞疫苗在內的疫苗儲存條件極為苛刻,導致部分疫苗在運輸過程中報廢。再加上多名首批接種人員產生不良反應,和科學宣傳不到位,打擊了人們的接種意愿。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12月5日,俄羅斯莫斯科,一名男子接種新冠疫苗。

盡管新冠疫苗被視為突破疫情陰霾的曙光,但這點“希望之光”,目前還無法灑遍全球每個角落。

肯尼亞、緬甸、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烏克蘭,共有140多萬新冠病例,但它們只能通過全球新冠疫苗供應計劃“等待分配疫苗”。而確診超43萬例的加拿大,早已訂購了4億多劑疫苗,足夠每位公民接種五次。

世衛總干事譚德塞曾提到:“現在有一個真正的風險,那就是最貧窮和最脆弱的人,可能會在搶購疫苗狂潮中被踐踏。”

沈驥如指出,疫苗應該公平分配,特別是科技、生物技術比較發達的國家,除了要滿足本國需要,還應考慮到支援其他沒有疫苗生產能力的國家。否則,即使有“救世解藥”,抗疫“馬拉松”也難抵終點。

歷史學家認為,大流行通常有兩種意義上的結束:一種是醫療意義上的結束,出現在發病率和病亡率大幅下降之時;另一種是社會意義上的結束,發生在人們對疾病的恐懼逐漸消退之時。

“未來大流行的結束,并不是因為征服了疾病,而是因為人類厭倦了恐慌模式,被迫學會了與疾病共存。”(完)

編輯:何方

關鍵詞:疫情 世界格局 新冠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