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聚力“特”“優” 向“高”而行

——山西有機旱作農業再出發

2020年10月20日 17:23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常規種植模式是無法按時下種的,我的1500畝糧食作物,采用山西農大玉米所研發的玉米膜側播種技術后,應播盡播,沒受啥影響,還會是好收成。”日前,山西省五寨縣胡會鄉桑家洼村種糧大戶宮勇談起今年開春遇到的罕見大旱,一臉云淡風輕。

這是宮勇使用玉米膜側播種藝機一體化技術的第四個年頭,說起好處來他如數家珍——不用人工放苗,省時省力,抗旱抗倒抗早衰,苗齊苗全。他去年的100多畝谷子,比常規種植畝增產150公斤,多增收三萬多元。

“我們這里干旱、高寒、冷涼,一畝地收益超過1500元,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岢嵐縣錦鳳凰合作社的劉磊,利用當地高寒冷涼山區發展夏季蔬菜的優勢,在三井鎮孟家坡村運用三安有機旱作農業模式種植露地菠菜。同時,由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牽線,成為山西供粵港澳的“圳品”,采用冷鏈物流銷往粵、港等地,一畝地的年平均純收益達到3600元。

晉西北這兩個糧食和蔬菜的故事,是山西省上到省委書記,下到普通農民牢記囑托,聚力“特”“優”,齊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品牌,以技術品牌和產品品牌帶動山西農業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三年磨一劍 有機旱作再定位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有機旱作是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技術特色。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使有機旱作農業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山西農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年來,山西省頂層謀劃、高位推動,突出科技引領,加快創新集成,從長治整市創建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區開始,共在全省創建了120個封閉示范片,在4個市、15個縣整建制創建了封閉示范區。這些片區涌現出了一批“有機旱作+特色產業”可復制、可推廣的好典型好模式,全省有60家企業參加了“山西品牌中華行”有機旱作農業專場活動。

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全省雜糧良種普及率由58%提高到6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由82%提高到90%,農業機械化率由65%提高到72%,綠色有機農產品種植面積年均增幅超30%。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山西視察,第一站就考察了大同市云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總書記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氣候多樣,這種獨特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山西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和‘優’”。

6月28日,山西省委召開全體會議,全面部署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工作,省委書記樓陽生在談到山西“十四五”乃至以后的發展戰略時,明確將發展特色優勢有機旱作農業科研和功能食品生產基地作為山西省的“八大定位”之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圍繞這一新定位,從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和落實穩糧保供戰略高度,確立了有機旱作農業向縱深發展的新思路。這就是,立足‘特’‘優’戰略,圍繞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提供優質原材料,堅持科研、生產相結合,高標準建設科研示范基地和生產基地,驅動山西有機旱作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鞠振說。

  

雙基地發力 打底高質量發展


五寨縣前所鄉萬畝甜糯玉米有機旱作封閉示范片依托康宇實業有限公司而建。該公司是當地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主營玉米種植、加工、銷售業務。

在生產端,公司通過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地膜等農資和旋耕、播種、兩次澆水,在基地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和集成高產栽培技術,開展技術指導、培訓,并提供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控專業化服務。

在加工銷售端,企業加工速凍甜糯玉米、真空甜糯玉米、速凍甜糯玉米粒等產品,產品今年也列入供粵港澳的“圳品”,年均可加工消化當地6000萬穗甜糯玉米。

在收益端,公司以每穗高于普通甜糯玉米6分錢的價格,與種植戶簽訂回收協議。加工時優先吸納貧困戶到加工廠務工,帶動貧困戶642戶,畝均收入1680元,畝純收入1200元,較普通玉米每畝增收500多元,這樣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有了種植積極性。

這個故事表明,有機旱作是特色、優質農產品的基礎,是高品質、高價值功能食品的最佳來源。從這個意義上講,甜糯玉米全產業鏈的路子就是有機旱作農業的“未來”。

基于此,圍繞山西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這一農業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原料需求,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將建設一批規模化的有機旱作生產基地,同時將科研和生產結合起來,建設一批有機旱作科研示范基地。

據介紹,在科研示范基地上,山西省將重點支持有機旱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集成技術示范,圍繞“土、肥、水、種、技、機、綠”建立試驗示范基地,承接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農大(農科院)、有機旱作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的技術成果,加速成果轉化應用,實現科研成果與生產的有效銜接,不斷充實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

在生產基地建設上,山西省將優先支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要求基地要有與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簽訂的種植訂單,要有成熟技術模式和產品品牌或區域品牌。同時,在基地生產中全面推行100%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行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管理。

“讓原料基地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監管全程化、生態優良化,實現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和品質效益有較大提升,從點上的突破到面上的推開,促進全省農業生產方式的綠色轉變和農產品品質大幅提升。”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負責人谷勇說。

  

雙品牌引擎 賦能持續新動力


發展有機旱作農業需要政府搭平臺、出政策、抓引導、搞服務來打開市場空間,更需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創新辦法和機制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活力。

從4月份以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北上京津冀、東進長三角、南下粵港澳大灣區等高端市場,為山西省特色優質農產品找出路。8月22日,山西省15家企業的28個產品通過了供深圳的食品評價,獲得“圳品”標志使用權,合作雙方還簽訂了供銷協議。

“不僅是山西重視,人家深圳市政府也很重視,在各大商超都設有專柜來展銷我們的小米,9月11日還要專門在深圳召開發布會,推介我們的產品,幫我們打開了銷售渠道,解決了大困難。”入選“圳品”的晉中河峪小米合作社負責人王建福介紹。

這意味著,山西品牌建設走出了自娛自樂的誤區,通過“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結合,讓市場成為了有機旱作農業品牌的驅動力。

“把有機旱作農業打造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所以我們在品牌建設中,不僅要抓產品品牌,而且要打造技術品牌,探索總結出更多實用的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機旱作農業典型和模式,不斷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為全國同類型旱作地區提供樣板。”鞠振說。

據介紹,山西省將在兩個基地建設中,深入實施“十項工程”,即耕地地力提升、農水集約增效、旱作良種攻關、農技集成創新、農機配套融合、綠色循環發展、保護性耕作、品牌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信息化管理等,來夯實技術品牌建設基礎,支撐高端產品品牌建設。

由此,山西有機旱作農業踏上了立足“特”“優”、向高質量發展而行的新征程。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旱作 農業 山西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