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聞 要聞

“敦煌女兒”樊錦詩:只因為在書中多看了你一眼

2019年10月07日 17:38 | 作者:陸敏 張雅詩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香港10月7日電  題:“敦煌女兒”樊錦詩:只因為在書中多看了你一眼 

新華社記者 陸敏 張雅詩 

天下可能沒有比樊錦詩更專注、更長情的“學生”了。 

只因為在中學課本里讀到了“敦煌莫高窟”,“也不知道是注定有緣還是什么,我讀了那篇課文,就一直忘不了。”樊錦詩說。 

在戈壁荒漠的漫天風沙里,她用將近一甲子的時光將敦煌這本“書”一讀再讀,從青春少女到滿頭華發。“敦煌是永遠讀不完的,無論你讀書萬卷還是學富五車,在敦煌面前,永遠是才疏學淺的小學生。” 

這位“敦煌女兒”在這不毛之地一待就是56年,保護了735座千年洞窟,并致力于傳承敦煌文化。 

金秋十月,剛剛榮獲“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來到香港,獲頒第四屆香港“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 

10月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的頒獎禮上,樊錦詩說:“守護莫高窟是值得奉獻一生的高尚事業,是必然要奉獻一生的艱苦事業,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奉獻的永恒事業。” 

苦行者:埋首黃沙半個多世紀 

眼前的樊錦詩,白色襯衣外面套著一件黑色薄毛衣,白發皓首,氣定神閑,知性中糅合了幾分文化浸潤下的開闊氣場。坐在面朝維多利亞港的酒店窗前,81歲的樊錦詩娓娓而談,說話時會用北方的兒化音,但仍然掩不住明顯的上海口音。 

1963年,25歲的上海姑娘、北大學子樊錦詩奔赴西北苦寒之地,埋首黃沙,這一去就是半個多世紀。 

莫高窟位于甘肅省最西端,氣候干燥,黃沙漫天,冬冷夏熱。樊錦詩一天只吃兩頓,喝的是鹽堿水,住土房、睡土炕、用土桌。“每天這里拍拍,那里拍拍,都是土”,她拍拍左右胳膊,比劃著當時的情景。 

白天去洞窟,必須要爬蜈蚣梯。 

什么是蜈蚣梯?就是一根棍子上分出不同的短叉,通過攀爬這些短叉上下的“梯子”。“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梯子’,還那么高”,81歲的樊錦詩一邊比劃一邊往腳下看,宛如當年站在梯子上那個心驚膽戰的小姑娘。 

因為害怕,樊錦詩每天都會在身上揣幾個干饅頭,盡量不喝水,少去廁所,以免攀上爬下。 

現實生活如此艱苦,而洞窟里卻宛若仙界。“完全是兩個世界,陶醉、震驚、震撼,反正怎么形容都可以,簡單說就是太美了!太好看了!內容太豐富了!” 

當時,一些老畫師在洞里臨摹壁畫,洞里沒電,他們想出個土辦法。早晨太陽從東邊出來,洞窟坐西朝東,他們就拿一面鏡子對著太陽,再拿一張白紙,靠反光來照明,就這么在洞里臨摹,居然臨出了許多藝術精品。 

還有敦煌研究所帶頭人常書鴻、段文杰,都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物專家,卻腳蹬布鞋,穿著打扮與當地農民無異。經過他們將近20年的整理,在幾乎沒什么經費的情況下,莫高窟初步有了個樣子,看起來不那么破敗了,樊錦詩心里很佩服他們。 

從此,這位江南姑娘盡心盡力做起敦煌文化的供養者。 

守護者:讓壁畫最美容顏永駐人間 

1000多年的綿長歷史,735個洞窟、2400多身彩塑、45000多平方米的壁畫,莫高窟規模之宏大超乎想象。壁畫本不易保存,尤其是色彩絢麗的敦煌壁畫,極易老化褪色。隨著旅游開發的推進,大批游客到訪,他們每一次進洞時,空氣的流動都對壁畫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對比一百年前的壁畫,莫高窟壁畫色彩消退、日漸模糊”,樊錦詩心里著急。 

一個偶然的機會,樊錦詩到北京出差,一位遙感測量專家給她展示了電腦里的圖像,樊錦詩第一次知道了圖像只要數字化,就能永久保存下來。“我一聽就想,壁畫可不可以這樣做呢?”她由此產生了“數字敦煌”的大膽構想,要為莫高窟建立數字檔案,將洞窟、壁畫、彩塑,以及與敦煌相關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數字圖像。同時,將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使莫高窟的歷史信息得到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 

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科技研發,2016年5月1日,“數字敦煌”資源庫正式上線,古老的敦煌通過現代科技煥發出新的生命。全球觀眾可在線欣賞30個經典洞窯的高清圖像,全景漫游這座人類文明寶庫。 

千年壁畫的最美容顏,由此在人間永駐。 

在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展覽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墻上;歷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愿意守護歷史的真實,希望她永不磨滅。” 

樊錦詩正是這樣癡心的守護者。 

弘揚者:讓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樊錦詩與香港有著不解之緣。 

“第一個幫助我們的是邵逸夫”。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邵逸夫匿名向敦煌研究院捐了1000萬港元。“當時我們窮到什么程度?莫高窟連窟門都沒有,風沙直接吹進洞窟里。”征求邵逸夫的意見后,他們為洞窟安裝了玻璃屏風和門。 

第二個是饒宗頤。他是國學泰斗,人文學識廣博,對甲骨文、考古學、歷史學、文學、敦煌學等都有深入的研究。饒老幾次去敦煌,對敦煌的歷史文化十分著迷。樊錦詩與饒老惺惺相惜,相見恨晚。后來,樊錦詩主持的26卷《敦煌石窟考古全集》在香港出版,饒宗頤先生對此由衷贊嘆:既真且確,精致絕倫,敦煌學又進一境! 

1987年,樊錦詩第一次來香港。“那時候除了學術界,很少有人知道敦煌。”樊錦詩說,現在不僅很多人都知道,甚至還出現了“敦煌熱”,很多香港人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包括捐款、辦講座、幫著做各種文化推廣。后來香港的朋友說,干脆成立一個組織,叫“敦煌之友”吧。 

“我非常感動,他們不在這里領取一分錢,還聘請了律師,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后來,更多的香港政商界人士陸續加入了團隊,在國際上推廣敦煌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敦煌。” 

在敦煌文化里浸潤愈久,樊錦詩愈發覺得這是“百科全書式的寶庫”。這些年來,樊錦詩為傳播和弘揚敦煌文化四處奔走,不僅到國內外辦展覽,還主動進學校、進社區去普及和推廣敦煌文化。 

她說:“過去我們要‘進洞’保護,現在我們要‘出洞’弘揚,要讓敦煌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對于名利得失,樊錦詩早已云淡風輕。“要計較得失,我早就離開敦煌了。”說起呂志和獎的獎金,她說:“我對這個錢沒有別的盤算。我在想,怎么用這筆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能為這個世界的和諧與發展作貢獻。” 

81歲的老人,眼神平和堅定,如大漠般坦蕩。(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樊錦 錦詩 敦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