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耳蝸經濟”如何有機生長

2019年02月19日 11:05 | 作者:何鼎鼎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現象】在全球范圍內,“聲音市場”正在崛起。各類有聲讀物成為一些音頻平臺快速成長的業務板塊;從《中國好聲音》《聲臨其境》到《聲入人心》,主打聲音的娛樂節目不斷增加。與此同時,耳機銷售正在強勁增長,有估算顯示:2018年全球耳機銷售額接近210億美元。聽覺,正在被重新發現。

【點評】

一個“聽時代”正在到來。

如果走在路上和朋友打招呼沒反應,對方十有八九是戴著耳機。越來越多年輕人已習慣行走在“聲音的世界”,以致有網友調侃:“摘下耳機成了新世紀的脫帽禮?!?/p>

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聽覺動物。出生第一天嬰兒或許還睜不開眼,但已有聽覺反應,能區別不同的音高。教育心理學則認為:不同于視覺型學習者,聽覺型學習者更擅長用聆聽的方式接收信息。一方面,不愛“看”而愛“聽”的群體本身不小;而另一方面,喜歡利用碎片時間的現代人越來越多,“聽”提供了多線程工作的可能。開車時聽廣播、工作時聽音樂、走路時聽英語,都成了生活中的“兩步并作一步走”。今天知識付費平臺,課程講述最常用方式是借助音頻而非視頻,大概也是看中了“聽”的低負擔與便捷性。

40年前,索尼公司開發的隨身聽產品讓磁帶能隨人走,在“眼球經濟”之外,開辟出了“耳蝸經濟”。今天,這個市場還在繼續擴大。這對媒體融合發展也是一種啟示。盡管從趨勢上看,從文本到廣播到電視到視頻再到VR、AR,媒介形態與時俱進、不斷立體化。但這并不意味著聲音就一定比影像接受度低、傳播力弱。因為從互聯網時代產品設計的法則看,聽覺產品一般都具備用戶友好型屬性,往往比視覺產品簡潔。畢竟,收音機一旋鈕就可以使用,而點擊一個H5可能花去很多時間。因此,無論媒體如何發展,只要耳朵依然是人的感官,聲音產品永遠占有一席之地。

當然,這樣一個日漸繁榮的聲音市場,并非有百利而無一害。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全球12歲至35歲人群中的近半數,即11億人因經常戴耳機收聽音樂正面臨聽力損傷的風險。所以,今天我們不僅要關注因為視頻、游戲突飛猛進導致的近視高發問題,也需要重視因為手機、音樂播放器普及帶來的聽力損傷問題。專家也建議兒童減少耳機使用頻率,并選用音量控制在85分貝以下的兒童耳機。

除此之外,當許多高品質耳機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世界,我們也需要防止陷入“聽覺繭房”,避免因為過度依賴耳機里的聲線,而忽視了真實世界的好聲音,避免因為總是沉浸在耳蝸的世界,而放棄了與外界溝通。說到底,聲音也是人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有聲世界再秀色可餐,也不能“暴飲暴食”。因為能與人類的耳朵相匹配的,不僅有耳機,還有一個更動聽的大世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耳機 耳蝸經濟 聲音 生長 聽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