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從技術員到“商界魔術師”:一位浙商的改革新使命

2018年11月06日 10:29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杭州11月5日電 題:從技術員到“商界魔術師”:一位浙商的改革新使命

新華社記者魏董華

從改革開放之初以技術工程師的身份考入華立集團前身余杭儀表廠,1987年臨危受命擔任廠長,到如今身為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一路帶領企業從小鎮走向世界,從生產小火表的作坊邁向醫藥等多業并舉的跨國經營。這位既堅守實業又擅長資本經營的“商界魔術師”的傳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精彩注腳。

毛竹棚里的小作坊:抓住改革的每一次機遇

1978年,當汪力成以技術員身份考進余杭儀表廠時,這里還是一個用毛竹棚搭起來的小作坊。一方面做一些以毛竹為原料的低附加值竹制品,另一方面“摸著石頭過河”生產少量小火表。

這也是那個時代中國大部分企業的面貌。“沒什么嚴格要求的門檻,一個生產掃帚的小廠也能生產電能表,產品質量在客觀上很難保證。”汪力成說。

不久,國家“工業整頓”的改革春風吹來,180多項的生產許可證條例把這家小作坊推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每一次改革都伴隨困難和機遇,也正是這一次的生產門檻改革,讓我們迎來新的發展。短短2年時間,一個破破爛爛的手工作坊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工廠。”汪力成回憶。

1982年,國家頒布商標法。“給產品取什么商標名?”當時正在熱播日本電視劇《排球女將》,片頭的日立廣告影響很大。“日本有日立,中國有華立。”汪力成第一次拿著介紹信買了機票,激動地飛去北京注冊商標。

“那個年代,只要‘一招先’,就能吃遍天。”汪力成回憶,從實施超定額計件工資、主動上門推銷產品到全國設立辦事處,華立都走在同行前列。

這段改革之初的故事,充滿冒險,但也在改革越走越清晰的路上得到澄清和鼓勵。“對于企業來說,也錘煉了行動力,咬住青山不放松,一股勁去大膽做。”汪力成說。

青蒿素的“幕后英雄”:“利他即利己”的企業擔當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標志著中國的產業對外開放進入一個全新階段。華立開始思考未來的發展規劃。“儀表生產一年做到一二十億元,已基本遇到‘天花板’。”汪力成說,民企資源有限,公司決定把有限的資源向有更大潛力的醫藥傾斜。

2000年前后,在無人問津的青蒿素領域,華立率先扛起由中國人發明的青蒿素實現產業化、國際化,造福世界人民的大旗。

“在說服世界衛生組織禁用西藥治療瘧疾,改用青蒿素替代之事上,我們與他們談了三次。”汪力成說,最終他們在看了華立在重慶的生產基地后,確信青蒿素種植原料能夠滿足全球的需求。2004年5月,青蒿素類藥品由二線用藥提升至一線用藥。

“青蒿種植于貧困的重慶山區,而青蒿素藥品90%賣給瘧疾高發的非洲窮人,兩端都是窮苦百姓,我們沒有高價售賣抗瘧藥,而是通過市場化手段降低整個行業的‘壟斷式’價格,將8美元/人份降低到1美元/人份。”汪力成說。

“雖然利潤貢獻很低,但哪怕不賺錢,華立也做,這是企業的責任擔當。”2014年,華立集團將青蒿素產業注入旗下昆藥集團,如今昆藥不僅擁有了青蒿素業務的完整產業鏈,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抗瘧藥原料藥生產商、全球品種最全的抗瘧藥品供應商。

當屠呦呦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貝爾獎章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汪力成熱淚盈眶。“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每一次伴隨著時代的變遷,企業都需要在變革的動態中尋找新的平衡和發展。變革和抉擇都很艱難,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汪力成說。

“一帶一路”沿線合作園:擴大中國企業“朋友圈”

早在2000年,把視線轉向國際市場的華立就開始“走出去”的嘗試,第一站便是泰國。經過5年的“摸爬滾打”,初步站穩腳跟后,汪力成萌生搭建海外工業園的念頭。

2005年,華立集團在泰國建設泰中羅勇工業園。截至2018年4月,已有102家企業入駐,帶動泰國當地3.3萬人就業,累計實現工業總值超100億美元。

伴隨國家出臺政策鼓勵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面對國內產能過剩以及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中國制造業開始紛紛出海拓展。

“當初的出發點只是想分享華立在海外拓展中的經驗,讓后‘出海’的中國企業不再走彎路。”汪力成說,現在華立已經將境外工業園開發作為自身國際化發展戰略目標中的一項戰略投資。

目前,華立第二個海外工業園——位于墨西哥的北美華富山工業園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招商引資,而華立又在北非開始第三個工業園的籌備工作。

作為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者、參與者,汪力成作為民企代表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始終充滿信心。”汪力成說,我們應該在“冬泳”中尋找新的機遇、逆勢而上。以全球視角看,眼下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國際產能合作是民企另辟蹊徑謀發展的好機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改革 企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