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帕金森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武漢青少年患者占一成

2018年04月12日 09:41 | 來源:武漢晚報
分享到: 

中年女士突然“變聲”,檢查竟診斷為帕金森病,而醫生接診最小患者年僅9歲。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本屬于老年病的帕金森如今向年輕人伸出魔爪,45歲以下的“青少年型帕金森”約占一成。

女士“變聲”竟是帕金森作怪

45歲的張女士天生一副好嗓子,一直是單位的文藝骨干。五年前,她加入一個業余合唱團,參加排練和演出活動成為常態。從2016年年底開始,張女士發覺自己的聲音漸漸起了變化,原本清亮的音色變得低沉。每次排練,都能聽到她一人發出顫抖的聲音,為此她不得不遺憾地離開合唱團。

起初,張女士認為聲音變化是因為累壞了嗓子,可后來她發現雙手也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一拿手機就掉在地上,最后嚴重到連筷子都握不住。日前,張女士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經神經內科醫生檢查診斷為帕金森病。對此,張女士覺得很不可思議,“我年紀不大,怎么會得這個病呢?”

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旃培艷介紹,帕金森病屬于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病變,患者多為65歲以上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臨床上將45歲以下的患者稱為“青少年型帕金森”,這類患者約占到患者總數的一成左右,發病多與家族遺傳有關。

旃培艷說,帕金森患者除了最常見的手抖,還可能出現身體各個部位的震顫,如頭顫、下頜顫、口唇顫甚至聲帶顫等。張女士聲音的變化,其實就是帕金森發出的早期信號。

武漢最小帕金森患者僅9歲

9歲的童童家住北湖,去年和媽媽同時確診為帕金森病,她也成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平接診的“最年輕”帕金森患者。

最早發現異常的是童童媽媽趙女士。原來,童童曾練習過書法,寫得一手大方的楷書。但從去年下半年起,孩子作業本上的字越寫越小,筆畫也歪歪扭扭。童童說,自己雙手經常不由自主地顫抖。

女兒描述的癥狀令趙女士心驚——從事文職工作的她,最近幾年左手越來越不靈活,敲鍵盤常感到手指無力,走路時左腿也使不上勁,開始影響到步態。

去年9月,趙女士帶女兒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副主任醫師李平經過仔細的鑒別診斷,確診母女倆雙雙患上了帕金森病。

像童童這樣的小患者并非個例。早在2005年,河南三門峽焦飛、焦濤兄弟便因怪病求助于媒體,后被確診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帕金森患者。當時,兩兄弟分別為6歲和9歲。

每十位患者就有一人不足40歲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變部位在人腦的中腦,這里有一群叫做“黑質神經元”的神經細胞,當它變性死亡超過80%時,大腦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便會迅速減少,帕金森病的癥狀就會出現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專利,實則不然。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徐艷副教授坦言,自己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一天只能看1—2個帕金森病人,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現在半天就能看二三十個病人,四十多歲的年輕患者不少見。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帕金森學組組長張忠文副主任醫師也說,該病近年來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目前40歲以下患者已占到10%左右。

張忠文介紹,帕金森發病原因不明,普遍認為與遺傳、環境污染、感染、藥物、長期接觸農藥、化學溶劑或重金屬有關。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平則表示,臨床有不少夫妻共同發病的情況,而夫妻間有著共同的飲食習慣,因此也有新觀點認為,該病有可能起源于腸道,進而擴散到大腦。

九項訓練改善運動功能

帕金森患者除了規范用藥以外,根據不同的行動障礙進行相應的康復訓練,有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運動功能。

1. 放松和呼吸鍛煉:閉眼,深而緩慢地呼吸,放松全身肌肉。

2. 面部動作鍛煉:對著鏡子,讓面部表現出微笑、大笑、露齒而笑、撇嘴、吹口哨、鼓腮等。

3. 頭頸部鍛煉:頭部上下運動、左右擺動、左右轉動。

4. 腰部鍛煉: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左臂彎曲放在腰上,右臂高舉慢慢向左彎曲保持5秒,接著換右側。

5. 上肢及肩部鍛煉:站立,兩臂向上甩起,至頭部上方時屈肘,雙手搭肩,然后兩臂伸直,往下甩,放在體側。

6. 步態及平衡鍛煉:步行時雙眼直視前方,起步足尖抬高,先足跟著地再足尖著地,跨步盡量慢而大。雙足分開,分別向左右、前后移動重心,并保持平衡。

7. 下肢鍛煉:站立,背靠墻,原地高抬腿,連續踏步。

8. 手部鍛煉:反復練習手指分開和合并的動作,也可以反復練習握拳和伸指的動作。

9. 語言訓練:如重復伸舌、反復張嘴閉嘴,朗讀詩歌、唱歌等。

記者武葉 伍偉 通訊員劉珊珊 趙彬 應述輝 譙玲玲

編輯:趙彥

關鍵詞:帕金森 老年人專利 青少年患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