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切莫“渴死在泉水旁”

2018年02月01日 10:01 | 作者:鄭海鷗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去年底,在文化部與中國文聯共同主辦的中國話劇誕生11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寧夏話劇團原團長王志洪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3年多前,他們準備創作一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題材的話劇。團里不少人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自以為很了解情況。然后走馬觀花地到一個貧困村轉了轉,找村干部談了談,找材料看了看。劇本很快拿出來,排練也馬上展開。排好后下鄉演出,結果一邊演觀眾一邊走,最后留下的觀眾連1/5都不到。農民們說:“不好看,瞎編的,我們今天的農村根本不是這樣。”

這下子,劇團從上到下的心里都涼透了。怎么辦?只能下點笨功夫。于是劇組背上行李,到寧夏西海固地區最窮的喊叫水村扎了下來。他們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近兩個月過去,根據真實的人和事,劇本逐漸形成。接著他們給村民講故事、讀劇本,得到村民認可后,再投入排練,排練成形后,讓村民對作品“橫挑鼻子豎挑眼”地審查。后來還在各鄉各村不斷演、不斷改……觀眾看了說:“戲里面說的就是今天農村的人和事,臺上的人跟我們村里的人都能對上號”“好看了,感人了”……

實際上,如以上劇組之前的走馬觀花一樣(甚至連走馬觀花也省了),當前仍有一些文藝工作者在創作時,以原來的情況想象現在,或以現在的情況推斷過去,以網上的“現實”勾勒當下的現實,或者干脆將原有劇本直接拿來……如此“作”出來的作品,難免不合時宜,落入平庸。

眾所周知,優秀的文藝創作并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實現的,創作中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便是混淆生活“應該的樣子”和“實在的樣子”——對生活沒有深刻體察,便以想象代替現實,而概念化、模式化的表達勢必遮蔽現實的豐富多彩,也就拉開了與觀眾的距離,拉開了與優秀作品的距離。

當前各種社交媒體、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甚至身不到現場都能了解基層各種情況。那么,費時費力、跋山涉水的采風是不是過時了?深入基層、沾滿泥土的體察是否沒必要了?

答案是否定的。有寫實畫家曾對筆者表示,現在獲取高清圖像異常便捷,依托各種圖像處理手段,甚至能夠獲取想要的一切藝術處理結果。憑著編一編、擺一擺、想一想,看似作品出得多了、快了,自己也省心、省力了,豈不知僅靠技巧和手段,無法堆砌出精彩的內容和透徹的感動。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個優秀作品是簡單坐在書齋里就能完成的。這位畫家說,要是一個畫家坐在畫室“想一想”就能畫了,就不再能“發現美”“創造美”。這就好比從想象中的糧食里,不能提煉出美酒來。法國畫家巴爾蒂斯說,“脫離自然的畫家會渴死在泉水旁”。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講,這是悲哀的。

習總書記指出,關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楊萬里有詩言:“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行在路上,風景自會迎面而來。廣大文藝工作者應該意識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僅是藝術創作的不變規律,更是激發創作靈感、提升創作水平的契機和源泉。與其把自己“寫傷了”“掏空了”“演油了”,甚至閉于門內“快要渴死”,大家不妨花一些時間、下一些功夫、多一些琢磨,走進生活深處、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正如王志洪親身經歷的一樣,變走馬觀花為下馬看花、下水摸魚、解剖麻雀,甘甜的泉水就在這里,靈感便源源不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創作 生活 切莫 渴死在泉水旁 走馬觀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