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完善四大體系建設

2018年01月18日 11:01 | 作者:張占斌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分享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發展新時代。

2076097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由中國經濟所處的新的歷史方位決定的。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科學認識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保證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發展舉措和各項工作切合國情實際的關鍵。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第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是硬道理,不僅體現了時代的要求,也標示了改革開放的動力源泉。在這樣的動力機制下,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積累了大量結構性、體制性的矛盾和問題。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必然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問題。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情況下,就必須改變過去那種經濟發展模式,把經濟發展轉到提高質量上來。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適應我國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必然要求。國際金融危機以后,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都面臨著深層次的經濟調整,這個調整給我們提供了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全球分工的重要機遇。從近年情況看,美國積極推動再工業化,德國實施工業4.0計劃,其他發達國家也在進行搶占世界經濟制高點、產業制高點和科技制高點的行動,而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速推動產業調整和產業升級。這一切都表明,經濟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必須“四渡赤水出奇兵”,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

第三,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未來30多年,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提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都離不開高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強國之本、筑夢之基,唯有加快改革,不斷增強經濟的創新力、競爭力等質量優勢,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找準重點加快相關體系建設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了8項重點任務,這是我們重要的工作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有機統一的同時,不僅要著力抓好重點工作,加強統籌規劃,聚焦突出問題,破解主要矛盾,更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相關體系。

第一,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適應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它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措施,對于經濟體系的創新動力培育、經濟結構升級、體制機制完善進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第二,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科學有效的宏觀調控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這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宏觀調控工作指明了方向。這些年來,立足改革發展全局,我國宏觀調控的理念與手段也不斷與時俱進。近年來,我國先后創新實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適時適度預調微調,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明顯加強,有力促進了經濟平穩運行和結構優化升級。現在,我國宏觀調控體系建設應更強調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這一體系的突出特征是:不僅聚焦于發展規模,而且更注重發展質量;不僅著眼于短期調控,而且更注重持續增長動力;不僅著力于需求側的總量收放,而且更注重供給側的結構優化。完善宏觀調控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創新思路、完善方式方法,努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第三,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策協同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統籌各項政策,加強政策協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穩”和“進”是辯證統一的,要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該穩的要穩住,該進的要進取,把握好工作節奏和力度。在這一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結構性政策要發揮更大作用,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和競爭力;改革開放要加大力度,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凡此種種,重點均在協同,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策協同體系,才能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制度環境體系。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制度環境體系,乃題中應有之義。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占斌 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發展 高質量 推動 體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