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聞 要聞

自行車承載中國時代變遷 從憑票供應到人人共享

2017年06月27日 12:2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社鄭州6月27日電 題:自行車承載時代變遷:從憑票供應到人人共享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高志剛依然記得他一個清脆的鈴聲,引得半條街的人都回頭矚目的情景。

上世紀80年代,高志剛謀取了一份在郵局當差的工作。在那個物資匱乏的時期,他上班頭一天就配發了一輛自行車。

這位今年55歲的投遞員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家郵局內向中新社記者說,“我的工作離不開自行車,我這輩子就和自行車有緣。”

“我會大撒把(騎車時雙手離把),我還能用一輛車載7個人。”令高志剛始料未及,10多年前,他們的“坐騎”由自行車統一更換為電動車。這無異于“自廢武功”。

像高志剛一樣,中國不少民眾很多年都沒騎過自行車了。但他們最近卻迷上了一種通過互聯網共享的無樁單車。掃碼騎走、手機付費,共享單車在各大城市風生水起。

從憑票供應到人人共享,小小的兩個輪子,承載了中國社會的時代變遷。

資料圖 圖為工作人員展示80年代的居家三件套: 永久自行車、黑白電視機、縫紉機 黃詩立 攝

資料圖 圖為工作人員展示80年代的居家三件套: 永久自行車、黑白電視機、縫紉機 黃詩立 攝

憑票時代的奢侈品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無論繁華都市,抑或窮鄉僻壤,人人以擁有一輛自行車為傲。自行車是憑票供應下的奢侈品。

當時,鄭州一家擁有百余名職工的副食品廠只分到一張自行車票。票給誰?眾人無奈抓鬮抉擇。

“就像中了大獎。”今年75歲的劉克禮成為那名幸運者,這也是他家中第一輛自行車的由來。據說,還有人通過先買車把、后買車輪的方法進行拼裝。

憑票供應的年代,多數人只能“望車興嘆”。即使是10年后,當高志剛通過單位配發的形式獲得自行車后,“騎車打個鈴,半條街的人都出門看”。

自行車廣受追捧,成為當時不少年輕人的必備嫁妝。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幾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改革開放后,憑票供應的窘況一去不返。自行車從此成了再平常不過的事物。

大眾工具的“棄兒”

有統計數據顯示,到1993年,中國城市自行車平均保有量達到頂峰,每百戶家庭擁有197輛。“自行車王國”由此得名。

但這樣的盛景并不長,很快馬路上又出現了摩托車、電動車、小轎車。

多年后,高志剛在參加朋友聚會時發現,有人開始偷偷地把自行車藏到一邊。他還發現,一些孩子不樂意讓騎自行車的家長去接送上學。騎車,突然變得寒磣起來。

與此同時,一些城市開始把自行車看作是“道路搶奪者”。數量龐大的自行車,成了交通不暢的負累。

自行車主人的臉上沒了昔日的傲氣和洋氣,更多的是奔走于生活中的一種疲態。

尤其21世紀后,自行車的命運急轉直下。普通家庭鮮有購買,就連郵局這種用車大戶都為職員更換起電動車。

曾經的擁躉——在校大學生們也將其束之高閣,國內高校紛紛出現“僵尸車”。

過氣的自行車,一夜之間成了“棄兒”。

資料圖 6月8日,民眾在北京街頭掃碼租用一款“土豪金”色的共享單車。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記者 楊可佳 攝

資料圖 6月8日,民眾在北京街頭掃碼租用一款“土豪金”色的共享單車。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

人人共享的新模式

時代更迭,看似窮途末路的自行車卻又“柳暗花明”。

在健身房,人們踏著音樂的節拍練起動感單車。每逢假日,一群群騎友團穿梭在城市、鄉村。

中國各地的自行車賽事、騎行活動猶如雨后春筍一般。自行車成了環保健康的運動符號。

特別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宮金杰/鐘天使組合奪冠、為中國拿到史上第一枚自行車奧運金牌后,一度被打入“冷宮”的自行車重回公眾視線。

仿佛是一個轉機,不久后,色彩絢麗的共享單車出現在國內各大城市街頭。清脆的鈴聲,又在人們耳畔回響。

今年1月,摩拜單車創始人受邀走進中南海。這種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關注。

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曾在鄭州舉行的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上說,ofo帶來的變革,讓自行車擺脫了落后、廉價的象征,現在它是高效便捷、青春時尚的代名詞。

看到郵局門口擺放的共享單車,高志剛這位老騎手也按捺不住,準備嘗嘗鮮。

編輯:曾珂

關鍵詞:自行車承載中國時代變遷 共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