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要讓環保數據造假付出沉“痛”的代價

2017年03月28日 14:55 | 作者:吳玲 |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盡管有“史上最嚴環保法”震懾,但記者在基層調研發現,受利益驅使,企業環保數據造假的行為仍舊屢禁不止。不斷涌現出來的環保數據造假使數據失真,進而影響環保治理決策,長此以往終究危及環境。相關專家建議,對這類行為要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堅決通過建立失信企業“黑名單”,整治數據造假產業鏈等手段多管齊下,形成整治合力,真正讓環保違法者無處遁形。(3月27日新華社《經濟參考報》)

據報道,近日,環境保護部督察組對18個城市展開的空氣質量專項督察發現,多地存在“散亂污”企業或企業群違法違規復產情況,還有一些企業在線監控數據造假。其實,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并不鮮見,有企業將環境自動監測儀的探頭放在礦泉水瓶里,有人對監測軟件“動手腳”,去年,全國47個重點城市中,約70%以上的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標準。為此環保部派出16個督查組分赴污染嚴重地區展開督查。督查發現,唐山市個別鋼鐵企業當著督查組的面承諾立即關停燒結機,待督查組走后,重新開啟。去年10月,西安市環保局長安分局主要官員出于自身政績考量,偷配鑰匙并記住密碼,用棉紗堵塞采樣器,致使數據異常……

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現象時有發生,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規避環保檢查,用對策來對付政策。長期以來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與考核機制的不完善,處罰措施不力有關。一些地方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技術裝備落后,資源消耗高、浪費大;現行環境監管體制、監管能力、考核體系不適應新形勢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普遍存在,一直走“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環保數據造假,是環境保護的最大敵人,危害共同安全。在一些地方政府看來,關停一個污染企業,就等于少了以GDP貢獻者,斷了一條政績后路。所以在經濟效益,財政收入與環境保護面前,他們選擇了政績考量。所以對企業的污染睜只眼閉著眼,不管不問或者雷聲大雨點小,選擇性、象征性意思一下,糊弄檢查,蒙混過關,檢查組一走又我行我素。所以說,環保數據造假很大程度上與地方政績保護傘有關。

生態環境,已成為全面小康建設中的一塊“短板”。對于日積月累的環境污染類的慢性潛害不能漠然視之,應意識和估計到環境污染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報應。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要徹底改變環保數據造假現象,必須要像新加坡那樣的“機器人打屁股”的嚴厲刑罰,絕不心慈手軟。環保數據造假,實際上“惡意應付檢查”,就是違法犯罪,必須發現一次嚴厲查處一次,實行零容忍,應該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應該追究所在地方領導的責任,必須與烏紗帽掛鉤追究問責到位,要讓環保數據造假付出沉“痛”的代價,否則很難地治理方官員為實現政績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政績饑渴頑疾。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數據 環保 造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