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確山鐵花”有望亮相今年春晚 傳承之路舉步維艱

2017年01月03日 14:57 | 來源:大河網
分享到: 

“今年春節,‘確山鐵花’將會綻放在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確山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而這一消息,讓“確山鐵花”代表性傳承人楊建軍覺得宛若做夢。

30多年前,楊建軍還是青年小伙,在鐵路、工廠等地方賣力氣。如今,楊建軍已68歲了,他帶領著近40人的團隊東奔西走,演出400余場,向全國各地推介“確山鐵花”這一民間藝術。

近期,河南商報記者趕到駐馬店市確山縣,探訪“確山鐵花”艱難的傳承之路。

【拍攝】

一支為春晚留下的隊伍

2016年12月17日和18日晚上,央視春晚節目組在確山縣老樂山風景區全程拍攝“確山鐵花”,并將于今年央視春晚新年鐘聲敲響之際呈現在觀眾面前。

熾烈的鐵水,在花棒中冒著煙,十幾位不斷奔跑的打花者手執盛有鐵汁的花棒,赤膊上陣,頭上反扣著葫蘆瓢,迅速跑至花棚下,用下棒猛擊盛有鐵汁的上棒,只見鐵水透過10米多高的雙層四方八角的花棚向四周散落,一朵朵絢麗耀眼的花火如火樹銀花般崩裂出千姿百態的圖案。鐵花沖天,夜色開裂,金星四濺如火樹銀花,鞭炮齊鳴似兩軍激戰,人群歡呼驚心動魄。一時間,龍獅、鞭炮、花棚、鐵花、火爐、歡呼聲,組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民間盛事。

這是“確山鐵花隊”為錄制春晚留下的一支隊伍,另一支隊伍正在山西表演。

“確山鐵花”這一民間藝術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與將鐵水潑向城墻的河北張家口打樹花、山西澤州木板形式的打鐵花不同,“確山鐵花”獨具中原人民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文化特征,體現了中原人民深厚的祈福、祭祀文化。

2008年,“確山鐵花”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這也是國內打鐵花類表演唯一入選國家級非遺的保護項目。截至2016年,“確山鐵花”在全國各地表演400余場,隊伍也從當初的七八人壯大到近40人。

而誰能想到,如此壯觀耀眼的“確山鐵花”曾經一度沒落,瀕臨失傳。

【概況】

長期無人問津

楊建軍在七八歲的時候,偶然看過一次“確山鐵花”表演,從那以后就再也沒看過。他12歲時跟隨一位道人到老樂山里挖草藥,從中探知了“確山鐵花”的歷史。

1980年后,31歲的楊建軍到確山縣文化館工作,開始致力于挖掘民間文化,其中就包括20多年未曾見過的“確山鐵花”。

為了找到相關素材,他騎著自行車在確山的鄉鎮中斷斷續續地走訪了上百人,眼看著這一民間技藝無人知曉,楊建軍一度心灰意冷。他的家人、朋友都勸他放棄,甚至他的妻子還多次為他癡迷于此產生不快。直到拜師李萬發,他才窺知打鐵花技巧的一二。師傅每說一點關于“確山鐵花”的內容,他就趕緊回家把內容記錄下來。一有空就在自家的院子里用兩個木棒打沙、打水,10年過去,楊建軍不知道揮了多少次木棒,打了多少桶水、多少袋沙,可依然沒有打過真正灌滿鐵水的花棒。

為了能讓“確山鐵花”重新面世,楊建軍的日子過得更苦了。孩子的學費被他花了,工資幾乎從未給過家里。他的工資和閑暇時間,都用到了“確山鐵花”的追尋和挖掘整理上。

1988年,楊建軍已經39歲了,經過一番努力,“確山鐵花”在確山縣南山廣場再度亮相,一時間萬人空巷,這是楊建軍第一次用真正注滿鐵水的花棒打鐵花。

【傳承】

想方設法傳承絕技

雖然1988年“確山鐵花”表演讓楊建軍成了一個紅人,可眼看著表演結束后人員各回各家,楊建軍著急了,“這次的表演者年紀漸大,如果后輩無人學習,這一技藝仍會無人繼承”。

打鐵花是一個苦力活兒,尤其是訓練的時候繁瑣枯燥,又不知道何時才會表演一次,比起打工,打鐵花既危險收益又低,人們多不讓孩子學習這一技藝。

為了拉徒弟入隊,楊建軍騎著自行車去發動親戚家的孩子,以“管吃飯、不發工資”的形式,建立起一個松散的“確山鐵花隊”。

為了演出,楊建軍在確山縣的深山溝里騎行近40里地,再步行十幾里地,去找化鐵的爐子。

到2015年,隊伍發展到近40人,60后、70后占主力,90后做新軍,隊員的學歷也開始向高中、大學本科提升。

【秘訣】

老隊員多為鑄造工人

楊建軍選徒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怕高溫、不懼火燙、不怕吃苦。因此,“確山鐵花隊”的老隊員多是鑄造工人。

已經44歲的胡秋生就是楊建軍用自行車帶來的徒弟之一,他曾在縣農具廠工作。從2002年入隊至今,胡秋生已經是“確山鐵花隊”的老隊員。

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打鐵花雖好看,表演卻極具危險性。鐵水的熔點是1500℃,手持盛滿鐵水的花棒,打花者要以最快的速度向花棚下奔跑,只有把握住速度、力度和方向,加上十幾位打花者之間的默契,才能達到不燒別人不燒自己的要求,打出五彩繽紛的效果。

這位參加了400余場表演的“打花者”對自己打鐵花的技藝很是驕傲,他多次打中十幾米高的“老桿”,打的鐵花高達20多米。可回憶起剛開始打鐵花的情景,他卻用“冒險”來形容,在他的身上至今還有鐵水灼燙的痕跡。

【困惑】

不斷被商業沖擊

雖然“確山鐵花”獲得了不少榮譽,甚至成為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楊建軍看來,“確山鐵花”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商業的沖擊。

一次“確山鐵花”表演成本近3萬元,對場地要求又極為苛刻,需要近20人,前期準備就要三到五天,對于一個不足40人的“確山鐵花隊”來說,每次表演堪稱“興師動眾”。

有企業看準了“確山鐵花隊”的軟肋,要用文化包裝、引進現代機械技術讓打鐵花既高產又好看,還要收購“確山鐵花”知識版權,將其投入市場,這些都被楊建軍拒絕。

未來的“確山鐵花”是否保持傳統的表演形式?未來的傳承將會走向何方?這是楊建軍的后顧之憂,他思考著,是否要發展兩種形式:一種是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民間傳統焰火文化,一種是融入現代文明,走向商業化。記者 楊桂芳 通訊員 李璞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確山鐵花 傳承之路 春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