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微信“清人”清出了什么?

2016年08月09日 10:24 | 作者:薛世君 | 來源:廣州日報
分享到: 

很多人試圖憑借虛擬社交的無限連接可能,去追逐和維持無比龐大的“好友圈”。如此一來,背上沉重的“友誼負擔”、焦慮于“社交泡沫”的破裂,也就在所難免。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每當看到微信上那些“清人”的信息,筆者最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快清清你的朋友圈吧,看誰又拉黑你了,我已經刪了12個人,節約了94M的空間,不用回復”“你也清清吧,不用回,不要讓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間”……時不時就蹦跶出來的這類消息,讓人煩不勝煩。

其實早就有人驗證過,刪除幾個“潛水”的好友節省不了多少手機內存,通過查看某項設置的字體顏色變化也驗證不了自己有沒有被拉黑。類似的信息,純粹就是一個病毒式傳播的無聊游戲,但大家依然樂此不疲,恰如心理專家分析的那樣,折射出了一些現代人在面臨虛擬社交時存在焦慮感、不安全感,這是“泛情感危機”的一種表現。

想驗證一下是哪位好友“拉黑”了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自己斤斤計較的敏感,無非就是太在乎別人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對待自己,需要那種“你刪我好友我也得刪你好友”的平衡感。

大家的工作生活節奏都很快,人人都希望自己被重視、被在乎、被需要,都不希望自己被遺忘、被忽略、被輕視,所以大家拼命地通過發朋友圈的曬照、曬行蹤等各種“曬”來刷存在感。當人們沉湎于點贊、回復的時候,一旦得不到回應,便會產生懷疑和焦慮,急于去排查是不是被好友“拉黑”、刪除,是不是被“拋棄”。

“清人”信息只是這種焦慮的其中一個出口。有人曾經列數微信上“最讓人討厭的十種行為”,除了“清人”信息外,還有無限拉票、微商刷屏、瘋狂自拍、過度修圖等行為,當然了,還有那種“智商欠費”、“常識死機”的“不轉不是中國人”或“不轉死全家”之類的詛咒信息,幾乎無一例外地展示了一種“社交癮”、“互動癮”,把微信朋友圈活活變成了一個“集體受虐”的場域。

虛擬社交的確釋放了人際交流的無垠空間,相比于在現實中與人面對面交流,很多人更愿意在虛擬的社交網絡上重塑自我認同的空間,尋找心靈的慰藉。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曾經提出了著名的“鄧巴數字”,即“150定律”: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只能維持與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系。也就是說,即便人們可能擁有更多的微信“好友”,但現實生活中的“內部圈子”,仍然只是150人左右。

換句話說,150人之外的,很可能都是“虛假繁榮”,是“社交泡沫”,是過客和浮云,本就無法強求。而現實的悲哀性就在于,很多人試圖憑借虛擬社交的無限連接可能,去追逐和維持兩倍于150人乃至十倍于150人的“好友圈”。如此一來,背上沉重的“友誼負擔”、焦慮于“社交泡沫”的破裂,也就在所難免。(薛世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微信 清人 社交泡沫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