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聞 要聞

內蒙古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綜述:全力打造農牧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2015年09月22日 20:43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2日電題:全力打造農牧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內蒙古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綜述

  新華社記者陳磊、吳獻、張麗娜

  9月的內蒙古大地秋色絢爛、風景如畫。

  走進鄉村牧野,隨處可見規劃整齊的村落,建飾一新的磚房,寬敞整潔的庭院,精致實用的文化廣場,寬闊平坦的水泥油路;田疇里、房舍前,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對新生活充滿希望的心里話,映襯著一幅和諧美麗的新農村畫卷,這幅溫馨怡人的畫卷濃墨重彩地記錄著“十個全覆蓋”工程給塞外農村牧區帶來的巨變。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最大的綜合性民生工程

  近年來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歷史性成就,越來越多的百姓過上了小康生活,但內蒙古地廣人稀,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仍然艱巨。

  截至2013年底,這里還有8868個嘎查村(行政村)不通水泥路,6000多個嘎查村沒有標準化的衛生室、文化室、便民連鎖超市,有180多萬農牧民(包括10萬師生)飲水不安全,有157萬農牧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52萬戶農牧民住在危房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立足于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滯后的現狀,2014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全面啟動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即在全區實現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通訊、校舍建設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標準化衛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動室、便民連鎖超市、農村牧區常住人口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事業保障“十個全覆蓋”,以此促進并實現農村牧區面貌在2017年自治區成立70年大慶之前有根本改觀。

  隨著“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實施,內蒙古廣大農村牧區面貌煥然一新:一座座昔日貧窮落后的村莊嘎查變成了美觀大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農牧民住上了嶄新的磚瓦房、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凈水,他們文化活動有場所,戶戶通上了電,電視頻道多,校舍更安全,購物家門前、小病不出村、老年有保險,美麗、生機盎然的塞外鄉村牧區,到處洋溢著齊心協力奔小康的激情與活力。

 

  處處展新顏 百姓樂開懷

  金秋時節,記者走進烏蘭察布、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盟市的上百個村莊嘎查,看到老鄉住上了新磚房,走上了水泥路,喝上了安全水,領上了養老金,他們看病有村里的衛生室,學習有文化室,跳舞有廣場……

  武德新老人是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桑寶拉格蘇木的牧民,住了30余年的土坯房因為年久失修,早已破舊不堪。2014年,旗里實施“十個全覆蓋”,在危舊房改造工程中為他家新建了房屋,共花費6萬元,他自己只掏了1萬元,其余的都是項目補助。

  內蒙古幅員遼闊,東、中、西部區域差異性大,農區、牧區、墾區、沙區條件各不相同。自治區要求各地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因地制宜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

  在經濟發展較好地區,如呼和浩特將全市965個行政村劃分為城市融入型、城鎮帶動型和生態轉移型,分步分類推進“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鄂爾多斯、包頭市結合農村牧區發展規劃,對距離城鎮、工業園區較近的嘎查村,整體納入小城鎮規劃,推動村莊向小城鎮聚集。對人口居住分散、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積極引導農牧民向城鎮、中心村轉移。

  牧區牧民居住分散,按照在農區實施的覆蓋辦法就不大容易行得通。錫林郭勒盟盟委書記張院忠說,當地按照單戶散居生態家庭牧場、浩特聚居聯戶經營、原址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移民新村特色產業、城鎮聚居多種經營等5種模式分類推進。

  經濟發展相對較差的烏蘭察布市,堅持不搞大拆大建,大包大攬,突出特色分類推進。如興和縣鄂爾棟鎮的十一號村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石料和傳統工匠技藝,村民就地取材,既節約了資金,又保持了村落原有的特色風貌。

 

  作風的檢驗場 干群的連心橋

  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內蒙古三年將投入資金超過750多億元,壓力之大可見一斑。同時,這項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如何科學規劃實施,并能呼應群眾要求、解決百姓期盼,領導干部的先鋒、擔當作用必須充分發揮。

  為了狠抓落實,內蒙古黨委、政府組織“十個全覆蓋”觀摩檢查活動,黨政四大班子、各盟市廳局主要領導深入嘎查村,一個個看,一戶戶問,督導檢查、學習借鑒相結合,一些明顯懶政、不作為的地方主要領導被及時提醒、批評,甚至免職。自治區還組織萬名干部下鄉駐村推動、督查重點工作落實情況,這些舉措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健康開展。

  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在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中,明確每個旗委常委指導一個鎮、聯系一個村,每個鎮和旗直各單位領導指導一個村、聯系一個村民小組,每個村干部指導一個村民小組、聯系一個農戶。

  郝雪松是自治區民政廳的下派駐村干部,他和工作組成員深入巴林左旗村戶人家,仔細問詢群眾對“十個全覆蓋”工程的建議,發現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措施。郝雪松說,作為督查此項民生工程的駐村干部,最主要的一項工作便是走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的想法。

  一本本“民情日記”,一篇篇“蹲點心得”,一場場意見征求會,一次次工作協調會,架起了干群連心橋。

  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鵬新說,在這場直接關系全區一千多萬農村牧區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問題上,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干部進村入戶,實現了“同吃同住同勞動”,廣大黨員干部帶著感情深入基層完成全覆蓋任務,密切了黨群關系,拉近了干群距離,樹立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形象地位。(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內蒙古 十個全覆蓋 工程綜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