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科學家當官怎么看

2015年09月21日 11:27 | 作者:趙永新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對于科學家當官,既不宜一概否定,也不應一味倡導、鼓勵科研人員特別是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研而優則仕”

  

  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消息傳出后,在科技界引發一些議論,贊同的人很多,反對者也不少,認為科學家當官不是什么好事。

  科學家當官,已經不是什么新聞,近年來就有好幾起。去年1月,55歲的中科大校長侯建國院士出任科技部副部長;今年6月末,45歲的量子通訊科學家潘建偉擔任中國科大常務副校長;9月初,56歲的物理化學家包信和被任命為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

  科學家當官,到底好不好?

  在筆者看來,對此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應一味倡導、鼓勵科研人員特別是優秀的中青年科學家“研而優則仕”。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科學研究更是如此,不僅有自身的獨特規律,而且進展也是日新月異,在管理上不宜外行領導內行。當前科研管理中的許多弊端,諸如項目申請上的過度競爭、經費使用中的“打醬油的錢不許買醋”、成果評價中的“以論文論英雄”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管理者不懂科研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讓一些既懂科研又有管理才能、既有公心又能擔當的科學家出任科技部門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領導,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教育管理改革來說是好事。比如,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創辦了北京生命研究所,在他的領導下,這個白手起家的研究所采用國際通行的科學家自主科研、國際同行評級、實驗室主任年薪制等機制,創辦十年來異軍突起,涌現出邵峰、李文輝等一批優秀青年科學家,成為國際公認的一流研究所。再如,施一公在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期間,與饒毅一道發起成立清華—北大生命科學中心,大刀闊斧地推進管理改革、廣納海內外俊才,使清華和北大的生命科學研究迅速崛起,為海內外矚目。

  從科學家成長的規律來說,一般而言,55歲之后就過了成果產出的黃金期。選拔其中擅長管理的優秀科學家擔任科技、教育領域的領導,一般不會造成人才浪費。

  當然,反對科學家當官的意見也值得聽取。一方面,科研上的俊才不見得是管理上的能手。前些年,多位在科研上剛剛嶄露頭角的青年科學家被提拔到高校院所“委以重任”,結果由于缺乏管理才能,不但管理沒搞好、自己的科研也耽誤了,至今令人扼腕。另一方面,在“官本位”意識和人情、關系盛行的現實環境中,以行政權力謀求學術資源甚至攫取科技成果、追名逐利的事情并不鮮見,嚴重敗壞了學術風氣、污染了科研環境。因此,無論是組織部門還是科學家自身,選擇時都應慎之又慎,不可草率行事。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目前我國既缺乏成就卓著的科學大家,也缺乏允公允能的教育大家和科技帥才。讓一些年富力強且有大視野、大格局的科學家擔任領導,是形勢所需,同時也是兩難之事。對于尚處在科研巔峰期的施一公、潘建偉而言,如何能兼顧科研和行政、做到兩全其美,應該是不小的挑戰。讓我們為他們祝福吧!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科學家當官 施一公 潘建偉 科研人員 研而優則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