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尋醫·問藥>品牌·人物品牌·人物

醫生就是要執著地奔跑

——我對研發世界首個3D打印人工樞椎的思考

2015年07月15日 10:21 | 作者:劉忠軍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C2015-07-15zx701_P_1_763_391_1097_705

 

  我和我的團隊經過艱苦努力,成功研發出了世界首個3D打印樞椎,為我國骨科治療技術的發展做出了一份貢獻。我想結合這件事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成功并非偶然,特別是一名醫生想在競爭激烈、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取得成功,更不是偶然,這需要我們在醫學這條道路上執著地奔跑,不懈地追求。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生物學家巴斯德說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什么叫準備?我想,準備就是知識的積累,加上善于思考的大腦。現在臨床檢查常用的X射線,是在1895年發現的。其實,早在20多年前,一位英國學者已經發現過類似現象,因為觀察不足、思考不深入,錯失了良機。后來,倫琴發現了X射線,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強大,也讓人們記住了“倫琴”這個名字。

  我比較推崇“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個說法,因為我在帶領團隊研究3D打印技術時就有這樣的深刻體會。

  2009年,3D打印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采用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取得突破。這時,一家與我們合作多年的醫療器材公司,在咨詢過骨科醫生后訂購了金屬材料3D打印設備。2010年設備投入使用后,公司的工程師向我們介紹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具體情況。聽過介紹,我的感覺是內心深處被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因為我們臨床工作中遇到的某些難題多年來一直由于技術原因不能得到解決,而3D打印技術可能讓難題迎刃而解。

  比如,樞椎腫瘤切除以及切除之后的頸椎結構重建是脊柱外科領域的世界性難題,由于樞椎形狀特殊,現有工業技術制作不出將之切除后的理想替代假體,使得腫瘤即便成功切除,局部固定仍缺少可靠的方法。按照傳統的做法,我們在術后幾個月內要讓患者佩戴一個將頭顱和軀干連接在一起的外固定架,以提高安全性。戴上這個裝置,患者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從精神上都是一種磨難。

  我們探索多年,想過一些改進辦法,但始終沒有根本性突破。3D打印好像給我們送來了一把“金鑰匙”,因為它可以打印一個與樞椎形態結構完全一樣的假體,用它替代手術切除掉的樞椎。

  沿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幾位骨科醫生與工程師組成科技攻關小組,開展了一系列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經過不懈努力,3D打印人工樞椎終于問世了,2014年我們成功地把它裝在一位12歲樞椎腫瘤患者的頸椎上,這枚3D人工樞椎不僅形態上與患者的解剖結構完全契合,而且它的微孔結構還能讓相鄰骨質長入,實現長期融合穩定。作為世界上第一例個體定制化的3D打印人工樞椎,它還讓國外同行看到了我們中國醫生的創新能力。

  回想起來,一切都像是巧遇,恰好是我們熟悉的公司引進了3D打印技術,恰好是我們看到了它的內在價值。其實,如果沒有被樞椎假體一而再、再而三的折磨,我們不會有看到3D打印時那樣的驚喜。如果我們的團隊沒有骨科臨床和科研方面的長期積累,這次科研也不會如此順利。

  創新好奇心很重要

  沒有牛頓的好奇心,沒有他從落下的蘋果中思考出萬有引力定律,科學發展的路可能會更加漫長;沒有喬布斯的執著與創新設計,沒有他為我們帶來蘋果系統、蘋果手機,今天的世界可能會是別一幅景象。所以,醫生要想在科研上獲得成功,不僅要埋頭鉆研,還要學會抬頭看路,登高遠眺,尤其要關注其他領域的發展動態,不斷創新。

  所謂“創新”,是在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做前人沒做過的事。醫療的創新更是不同于其他創新,它涉及人的生命和社會倫理,必然面臨更多困境和窘境。單從時間上說,醫療創新就需要更長的周期做驗證。醫療創新不僅要求醫生有足夠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挑戰傳統、挑戰權威。然而,若想創新,首先要有創新的沖動,借用一位名人的說法:創新者的血管里要流淌著創新的血液。

  中國的醫學事業現在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一名醫務人員要想成功,就要不忘初心,善于學習、觀察和思考,要有創新精神,要不停歇地向前奔跑。只有執著地奔跑,你才能收獲遠方。

 ?。ㄗ髡呦等珖舜蟠怼⒈本┐髮W第三醫院骨科主任;稿件整理,仰東萍)

 

 

編輯:趙彥

關鍵詞:3D打印樞椎 3D打印技術 北醫三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