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本一道中文字幕无码东京热,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汽車行業也應抓緊搞注冊制

2014年08月15日 09:43 | 作者:李斌 |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最近,發改委突然發起了針對外國汽車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引起了一些叫好聲,部分進口汽車的配件價格也應聲而落。看來,這次行動沒有空手而歸,可以給發改委加分了。

  可是,仔細一想,問題就來了:我們不是號稱“世界工廠”嗎,為什么進口汽車會在國內市場中如此強勢呢?是什么原因讓進口汽車在我國變得如此強勢的?這種行政司法手段固然可以使國內消費者獲得一時的好處,但是不是長久之計呢?國內汽車市場的格局因此會有所改變嗎?

  上述問題的答案顯然都是令人失望的。毫無疑問的是,只要現行對汽車行業的管制政策不變,外企將會繼續保持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存在,民族產業也將繼續艱難掙扎,國企將會繼續充當外國汽車公司的保護傘和辦事員,而廣大消費者也將繼續忍受質次價高的產品與服務。目睹著國內汽車業這些年來如此局面,真的讓人著急。這一次,發改委給高端消費者們下了一點兒毛毛雨,究竟是汽車產業再調整的前奏呢,還是避重就輕,壓根兒就沒有進行什么大動作的計劃?

  證券發行的注冊制改革已經提上了日程。筆者認為,汽車業也應該像證券業這樣,提出注冊制改革的問題,即:今后,任何企業都可以制造汽車,汽車產品只需要在有關部門作登記注冊,然后再通過安全與環保等數項檢測之后就可以上市銷售了。除安全與環保等有限的、明文規定的事前管制項目之外,國家不再保留對汽車企業和汽車產品的其他管制政策,相關部委的行政管理職能一律應予撤消。合資企業外方的持股比例管制應予撤消,汽車進口關稅應予以大幅度下調。總之,時間已經耽誤得太久,汽車業要用猛藥來醫才行。

  對汽車業長期實行的嚴格管制,其正當理由是什么呢?首先無非就是安全(環保的道理與此類似)。管制的支持者們可能以為,要是不嚴格進行事前審批的話,生產企業可能會不負責任地降低產品的安全性。這種擔心只有小道理,沒有大道理。以餐飲業為例。餐飲企業基本上不存在事前管制,誰都可以開飯館,可是,飯館里出售的飯菜是否因此就變得不安全了呢?對于人的生命安全來說,究竟食物重要呢,還是交通工具重要?照這樣的邏輯,是否更應該把餐飲業嚴格管制起來呢?

  以安全性作為實行管制的理由基本上是似是而非的。我們需要仔細來分析,餐飲業為什么不需要設置事前管制。筆者認為,核心的理由就在于,餐飲業是小批量地連續生產和消費的;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以后,只要國家機關進行徹底調查并對責任人處以嚴厲處罰,基本上就可以保證違法者無利可圖,從而消除企業故意降低食物安全標準的動機。這種查處雖然是事后的,但是,在小批量連續生產的背景下,對于今后的經營來說,它又是事前的,因而,專門設置事前審批的必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不存在了。同理,對于汽車業來說,無論任何車型,企業都只有從大批量連續生產中來獲利;假如任何批次的產品因為發生安全事故而受到查處的話,對于今后的銷售都是極為不利的。這是迫使企業重視產品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這種認識可以得出兩個結論:1、行業準入在原則上可以完全放開。2、加強事故發生后的調查和處罰力度。

  但是,還存在著一些相對次要的因素,導致事前審查與主動審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這些因素包括:1、經營者雖然不存在主動違法的動機,但有發生過失的風險。2、某些安全隱患是潛在的(例如在食品業中某些具有潛在危害的添加劑),不容易暴露出來。3、經營者的知識與能力不足等等。為此,可以設置一定的事前審查程序,采用頒發許可證的方法,來給產品的安全性另外加上一把鎖。執法機關也可以主動對產品進行抽查,積極受理質量投訴等。但是,這種許可權的設置應經過明文規定,并且僅限于審查安全、環保等有限的方面,不得任意擴大,同時應當設置明確的復議、投訴和反訴機制,充分確保相關當事人的正當權利。

  若以上述思路來看,除了質檢以及環保等部門以外,似乎也就沒有其他職能部門可以對汽車行業擁有特定的監督管理權了。過去的監管是打著產品安全性的幌子把權力無限地擴大化,幾乎覆蓋了企業的方方面面。到頭來,所生產的產品究竟是否安全,是否環保,反而缺乏可靠的保障。你要管安全就管安全,為什么要審查得頭頭是道呢?難道從企業的股東名單中你就能夠看出哪種產品不安全嗎?企業投產汽車需要發改委批準,理由何在呢?若不是出于安全、環保的理由,發改委還有什么可以證明這類審批的正當性呢?難道是擔心汽車生產得太多,以致售價太便宜嗎?

  自主品牌與民族產業的發展已經被壓制得奄奄一息了。我們并不要求對自主品牌與民族產業實行特殊的保護,只是呼吁政府一視同仁,允許進行自由、開放、平等的競爭。對于民族產業來說,這就足夠了。你那邊對合資企業大開綠燈,這邊卻對新設企業和新設項目嚴格審查,這就是對既得利益的保護。只有讓各類企業都放手發展,讓資本、人員、技術、場地等生產要素自由組合,讓大家在激烈競爭中鍛煉身體,企業才能成長壯大。

  最后,還要回到此次反壟斷調查上來。市場經濟的邏輯是,反壟斷是迫不得已的,最后的調控手段絕不能作為優先的手段予以使用。經濟中的消極后果,首先要判斷能否通過競爭的辦法來解決。凡是競爭手段能夠解決的,也就不必訴諸政府干預。筆者認為,發改委的此次動作,貌似有理,實則違背了這條準則。這種輕率的干預一旦擴大化,將會開創又一個不良的先例。有人竟然寫文章,說此次行動是在謀求與歐盟的反壟斷體制進行接軌。依我看,充其量,這也只是一種“選擇性接軌”吧。自從國際上反壟斷法的知識普及以來,一些部門如獲至寶,因為他們又找到了一條可以擴大政府權力的途徑。數年前,當可口可樂試圖收購匯源果汁的時候,商務部匆匆通過了一部反壟斷的條例,然后據此把這項交易予以否決,再加上這次的行動,可以算作反壟斷法為數不多的幾次表現了。不過,筆者以為,汽車業是支柱型的制造業,如果能夠下決心在汽車業中推行注冊制,這將成為最為有力、最實質的反壟斷行動,不知有關方面是否能夠認同這種看法?

 

 

編輯:羅韋

關鍵詞:汽車 企業 產品 安全 管制

更多

更多